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热词
    • 3. 发明专利
    • 功率半導體模組裝置及功率半導體模組製造方法
    • 功率半导体模块设备及功率半导体模块制造方法
    • TW201911530A
    • 2019-03-16
    • TW107117094
    • 2018-05-18
    • 學校法人早稻田大學WASEDA UNIVERSITY
    • 巽宏平TATSUMI, KOHEI
    • H01L25/07H01L25/18H01L23/12H01L21/301
    • 本發明提供一種將排列於平面上之半導體元件間以絕緣體予以支持,並且自正面側或背面側之至少一者將半導體元件間藉由厚膜鍍覆而電性連接,並同時自上方向或下方向之至少一方予以支持之功率半導體模組裝置及功率半導體模組製造方法。 本發明之功率半導體模組裝置將於平面上排列於同一平面之複數個半導體元件間以絕緣性之支持體加以固定,且具有第1厚膜鍍覆層14,其係作為將該半導體元件彼此於正面側或背面側之至少一面電性連接之第1面側電極而形成,第1厚膜鍍覆層14自上下方向之至少一方支持半導體元件。又,能夠於與上述第1面側電極為相反側之面具有配線金屬基板83,該配線金屬基板83具有與上述半導體元件之電極透過邊緣而連接之連接面,上述第1厚膜鍍覆層14與上述配線金屬板83可自上下方向支持半導體元件。
    •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排列于平面上之半导体组件间以绝缘体予以支持,并且自正面侧或背面侧之至少一者将半导体组件间借由厚膜镀覆而电性连接,并同时自上方向或下方向之至少一方予以支持之功率半导体模块设备及功率半导体模块制造方法。 本发明之功率半导体模块设备将于平面上排列于同一平面之复数个半导体组件间以绝缘性之支持体加以固定,且具有第1厚膜镀覆层14,其系作为将该半导体组件彼此于正面侧或背面侧之至少一面电性连接之第1面侧电极而形成,第1厚膜镀覆层14自上下方向之至少一方支持半导体组件。又,能够于与上述第1面侧电极为相反侧之面具有配线金属基板83,该配线金属基板83具有与上述半导体组件之电极透过边缘而连接之连接面,上述第1厚膜镀覆层14与上述配线金属板83可自上下方向支持半导体组件。
    • 5. 发明专利
    • 包含面對面配置半導體晶粒之裝置
    • 包含面对面配置半导体晶粒之设备
    • TW201907539A
    • 2019-02-16
    • TW107114136
    • 2018-04-26
    • 美商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
    • 佐佐木大SASAKI, DAI片桐光昭KATAGIRI, MITSUAKI伊佐聰ISA, SATOSHI
    • H01L23/538H01L25/07
    • 一些實施例包含一種具有一第一晶片及一第二晶片之裝置。該第一晶片及該第二晶片之各者包括一多層級佈線結構及位於該多層級佈線結構上方之一重分佈佈線層。該等重分佈佈線層包含重分佈佈線及電耦合至該重分佈佈線之墊。該第一晶片安裝於該第二晶片上方,使得該第一晶片之該重分佈佈線層面對該第二晶片之該重分佈佈線層。該第一晶片之墊面對該第二晶片之墊,且藉由一中介絕緣區域與該第二晶片之該墊垂直間隔。該第二晶片之該重分佈佈線透過一接合區域電耦合至該第一晶片之該重分佈佈線。
    • 一些实施例包含一种具有一第一芯片及一第二芯片之设备。该第一芯片及该第二芯片之各者包括一多层级布线结构及位于该多层级布线结构上方之一重分布布线层。该等重分布布线层包含重分布布线及电耦合至该重分布布线之垫。该第一芯片安装于该第二芯片上方,使得该第一芯片之该重分布布线层面对该第二芯片之该重分布布线层。该第一芯片之垫面对该第二芯片之垫,且借由一中介绝缘区域与该第二芯片之该垫垂直间隔。该第二芯片之该重分布布线透过一接合区域电耦合至该第一芯片之该重分布布线。
    • 9. 发明专利
    • 半導體裝置
    • 半导体设备
    • TW201841337A
    • 2018-11-16
    • TW106144041
    • 2017-12-15
    • 日商瑞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武藤邦治MUTO, KUNIHARU神田良KANDA, RYO
    • H01L25/07H01L25/18H02M7/48
    • 本發明之課題為提升半導體裝置的性能。 解決手段為:半導體裝置具有:複數之第1半導體晶片(SCH1-3);複數之第2半導體晶片(SCL1-3);電阻元件CR1;及具備連接到電阻元件CR1的兩端之電極的第1電路之半導體晶片SCC。又,密封體MR具備:邊(長邊)MRs1;邊(長邊)MRs2;邊(短邊)MRs3;及邊(短邊)MRs4。在Y方向,上述複數之第1半導體晶片及上述複數之第2半導體晶片的各者被配置在比邊MRs2更靠近邊MRs1的位置,半導體晶片SCC被配置在比邊MRs1更靠近邊MRs2的位置。又,在Y方向,從邊MRs3朝向邊MRs4,電阻元件CR1、上述複數之第2半導體晶片、及上述複數之第1半導體晶片依序排列,半導體晶片SCC被配置在比短邊MRs4更靠近邊MRs3的位置。
    • 本发明之课题为提升半导体设备的性能。 解决手段为:半导体设备具有:复数之第1半导体芯片(SCH1-3);复数之第2半导体芯片(SCL1-3);电阻组件CR1;及具备连接到电阻组件CR1的两端之电极的第1电路之半导体芯片SCC。又,密封体MR具备:边(长边)MRs1;边(长边)MRs2;边(短边)MRs3;及边(短边)MRs4。在Y方向,上述复数之第1半导体芯片及上述复数之第2半导体芯片的各者被配置在比边MRs2更靠近边MRs1的位置,半导体芯片SCC被配置在比边MRs1更靠近边MRs2的位置。又,在Y方向,从边MRs3朝向边MRs4,电阻组件CR1、上述复数之第2半导体芯片、及上述复数之第1半导体芯片依序排列,半导体芯片SCC被配置在比短边MRs4更靠近边MRs3的位置。
    • 10. 发明专利
    • 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及積層體
    • 积层体的制造方法、半导体组件的制造方法及积层体
    • TW201835226A
    • 2018-10-01
    • TW106118059
    • 2017-06-01
    • 富士軟片股份有限公司FUJIFILM CORPORATION
    • 犬島孝能INUJIMA, TAKAYOSHI福原慶FUKUHARA, KEI萬克魯斯特 斯特凡VANCLOOSTER, STEFAN伊藤勝志ITO, KATSUYUKI
    • C08L79/08C08G73/22G03F7/038H01L25/065H01L25/07H01L25/18
    •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積層有基板、硬化膜及金屬層時的層間剝離之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半導體元件的製造方法及半導體元件。一種積層體的製造方法,其包括依序進行之如下製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形成製程,將感光性樹脂組成物應用於基板而形成為層狀;曝光製程,對應用於基板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進行曝光;顯影處理製程,對所曝光之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進行顯影處理;硬化製程,對顯影後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進行硬化;及金屬層形成製程,藉由氣相成膜於硬化製程後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的表面形成金屬層,形成金屬層時的硬化製程後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的溫度低於硬化製程後的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層的玻璃化轉變溫度。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积层有基板、硬化膜及金属层时的层间剥离之积层体的制造方法、半导体组件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组件。一种积层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依序进行之如下制程: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层形成制程,将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应用于基板而形成为层状;曝光制程,对应用于基板之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层进行曝光;显影处理制程,对所曝光之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层进行显影处理;硬化制程,对显影后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层进行硬化;及金属层形成制程,借由气相成膜于硬化制程后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层的表面形成金属层,形成金属层时的硬化制程后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层的温度低于硬化制程后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