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热词
    • 11. 发明专利
    • 防甩頭裝置 STEERING DAMPER DEVICE
    • 防甩头设备 STEERING DAMPER DEVICE
    • TWI249489B
    • 2006-02-21
    • TW094105062
    • 2005-02-21
    • 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HONDA MOTOR CO., LTD.
    • 後鄉和彥 GOGO, KAZUHIKO渡邊昭海 WATANABE, AKIMI
    • B62K
    • B62K21/08F16F9/064
    • 本發明的課題為:
      是利用廉價且構造簡單的筒型阻尼器,在車把中立位置幾乎不會產生阻尼力,當進行轉向時,會產生因應車把轉向角度而逐漸增加的阻尼力的防甩頭裝置,當低速行駛時,當大幅度地將車把進行轉向時,車把操作不會感覺很沉重。
      本發明的解決手段為:
      可自由轉動地支承著機車的轉向桿(5)的頭管(6h)、及前叉(2)的前叉架橋部(4)之間,是配置著:當車把位於中立位置時會變的最短的筒型阻尼器(10),該筒型阻尼器(10),當伸長時會產生阻尼力,而當收縮時幾乎不會產生阻尼力。該筒型阻尼器(10)的阻尼係數,會隨著車把轉向角度的增大而變小。
    • 本发明的课题为: 是利用廉价且构造简单的筒型阻尼器,在车把中立位置几乎不会产生阻尼力,当进行转向时,会产生因应车把转向角度而逐渐增加的阻尼力的防甩头设备,当低速行驶时,当大幅度地将车把进行转向时,车把操作不会感觉很沉重。 本发明的解决手段为: 可自由转动地支承着電單車的转向杆(5)的头管(6h)、及前叉(2)的前叉架桥部(4)之间,是配置着:当车把位于中立位置时会变的最短的筒型阻尼器(10),该筒型阻尼器(10),当伸长时会产生阻尼力,而当收缩时几乎不会产生阻尼力。该筒型阻尼器(10)的阻尼系数,会随着车把转向角度的增大而变小。
    • 12. 发明专利
    • 速克達機車之防甩頭裝置
    • 速克达電單車之防甩头设备
    • TW200538346A
    • 2005-12-01
    • TW093115097
    • 2004-05-27
    • 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KWANG YANG MOTOR CO., LTD.
    • 陳玉坤
    • B62K
    • B62K21/08
    • 一種速克達機車之防甩頭裝置,該速克達機車具有一前車架頭管,及一轉向裝置,而該防甩頭裝置是同時設於前車架頭管及轉向裝置之輪叉桿上,包含有一固接於前車架頭管上之限動桿、一固設於輪叉桿上之連接件,及一套合件。該套合件更包含有一可供該限動桿穿入而相對於限動桿移動之套管,及一設於該套管上而與連接件樞接之樞接部。藉使當控制速克達機車把手轉向時可連動該輪叉桿同向轉動,並連動樞接於該輪叉桿上之套合件於限動桿上移動,同時藉由該套合件與限動桿之限位作用,使得速克達機車於高速行駛時把手不會發生劇烈的顫動,而能防止發生甩頭現象以提高安全性。
    • 一种速克达電單車之防甩头设备,该速克达電單車具有一前车架头管,及一转向设备,而该防甩头设备是同时设于前车架头管及转向设备之轮叉杆上,包含有一固接于前车架头管上之限动杆、一固设于轮叉杆上之连接件,及一套合件。该套合件更包含有一可供该限动杆穿入而相对于限动杆移动之套管,及一设于该套管上而与连接件枢接之枢接部。藉使当控制速克达電單車把手转向时可连动该轮叉杆同向转动,并连动枢接于该轮叉杆上之套合件于限动杆上移动,同时借由该套合件与限动杆之限位作用,使得速克达電單車于高速行驶时把手不会发生剧烈的颤动,而能防止发生甩头现象以提高安全性。
    • 13. 发明专利
    • 跨騎型車輛用轉向減振裝置
    • 跨骑型车辆用转向减振设备
    • TW550204B
    • 2003-09-01
    • TW091117911
    • 2002-08-08
    • 本田技研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長谷川洋介板橋健康林寬二若林威文谷修
    • B62K
    • B62K21/08Y10T74/20822
    • 本發明的目的為:
      將轉向減振裝置固定到頂橋部的話,由於轉向減振裝置是較重的構造且頂橋部是在操舵側,操舵慣性會變得較大。因此本發明要實現不會對操舵慣性產生很大影響的轉向減振裝置的配置構造。本發明的構造為:
      在轉向減振裝置(10)的液壓室(26)內設置可自由轉動的隔壁部(3O)來將內部區劃成右液壓室(27)與左液壓室(28)。設置於隔壁部(30)的其中一端的軸部(23)是同軸且可一體轉動地連結到轉向軸(14)。以液體通路(33)來聯繫兩液壓室(27)、(28)且將設置在其中間部的控制閥(31)切換到鎖定部(34)或節流部(35)來變更到零阻尼力或阻尼力產生的各狀態。該切換動作會與主開關(15)的ON/0FF連動來讓控制裝置(32)控制。而節流部(35)是作成可變更通路的剖面積,該控制也是根據轉向軸(14)的旋轉角速度來讓控制裝置(32)控制。構成轉向減振裝置(10)的殼體的主體部(17)等的較重的部分是固定到支承轉向軸(14)的車體前部,是將重量較輕的隔壁部(30)設置到操舵側。
    • 本发明的目的为: 将转向减振设备固定到顶桥部的话,由于转向减振设备是较重的构造且顶桥部是在操舵侧,操舵惯性会变得较大。因此本发明要实现不会对操舵惯性产生很大影响的转向减振设备的配置构造。本发明的构造为: 在转向减振设备(10)的液压室(26)内设置可自由转动的隔壁部(3O)来将内部区划成右液压室(27)与左液压室(28)。设置于隔壁部(30)的其中一端的轴部(23)是同轴且可一体转动地链接到转向轴(14)。以液体通路(33)来联系两液压室(27)、(28)且将设置在其中间部的控制阀(31)切换到锁定部(34)或节流部(35)来变更到零阻尼力或阻尼力产生的各状态。该切换动作会与主开关(15)的ON/0FF连动来让控制设备(32)控制。而节流部(35)是作成可变更通路的剖面积,该控制也是根据转向轴(14)的旋转角速度来让控制设备(32)控制。构成转向减振设备(10)的壳体的主体部(17)等的较重的部分是固定到支承转向轴(14)的车体前部,是将重量较轻的隔壁部(30)设置到操舵侧。
    • 15. 发明专利
    • 自行車之轉向安全滑脫裝置及其方法 A METHOD AND A HANDLEBAR LOCK STRUCTURE FOR A BICYCLE
    • 自行车之转向安全滑脱设备及其方法 A METHOD AND A HANDLEBAR LOCK STRUCTURE FOR A BICYCLE
    • TWI368588B
    • 2012-07-21
    • TW098111553
    • 2009-04-07
    •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林家瑋
    • B62K
    • B62K21/06B62K21/08
    • 一種自行車之轉向安全滑脫裝置及其方法,自行車之轉向安全滑脫裝置安裝在前叉豎管及車首管之間,其包含一凸輪止轉組及一錐形擴張組,凸輪止轉組樞裝於車首管,錐形擴張組則套設在凸輪止轉組及前叉豎管之間。利用凸輪止轉組的凸輪機構旋轉位移後,能連接限制錐形擴張組而以預設靜摩擦力定位前叉豎管,並能隨時控制凸輪止轉組再次旋轉以釋放錐形擴張組;另錐形擴張組容許前叉豎管以預設轉向應力突破預設靜摩擦力,藉以達成安全滑脫之目的。
    • 一种自行车之转向安全滑脱设备及其方法,自行车之转向安全滑脱设备安装在前叉竖管及车首管之间,其包含一凸轮止转组及一锥形扩张组,凸轮止转组枢装于车首管,锥形扩张组则套设在凸轮止转组及前叉竖管之间。利用凸轮止转组的凸轮机构旋转位移后,能连接限制锥形扩张组而以默认静摩擦力定位前叉竖管,并能随时控制凸轮止转组再次旋转以释放锥形扩张组;另锥形扩张组容许前叉竖管以默认转向应力突破默认静摩擦力,借以达成安全滑脱之目的。
    • 16. 发明专利
    • 車輛龍頭安全裝置 SAFETY DEVICE ON STEERING HANDLE
    • 车辆龙头安全设备 SAFETY DEVICE ON STEERING HANDLE
    • TW201121830A
    • 2011-07-01
    • TW098145957
    • 2009-12-30
    •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 徐茂濱蘇信瑋王志豪王瑞福
    • B62K
    • B62K21/12B62J27/00B62K21/08Y10T74/2078Y10T74/20822
    • 一種車輛龍頭安全裝置,其係設置於能控制方向輪之位置處。車輛龍頭安全裝置之龍頭上設置有卡榫。握把係透過卡榫而與龍頭接合,當設置於握把外管外側端之平衡端子,遭受衝擊時,會推動握把內管而使得卡榫脫開,進而使握把順勢轉動。或者,透過楔形齒墊片使握把與龍頭接合,當握把外管之外側端遭受衝擊時,即會因楔形齒墊片間之卡齒接合潰讓,而使得握把順勢轉動。並且,本發明可利用所具有之液壓系統或者龍頭之楔型錐台從動件來與車架凹槽系統配合,其可以在遭受衝擊時,固定龍頭與車架之相對位置,來維持方向輪之原有行向,以避免方向輪驟然轉向而導致人車摔倒。
    • 一种车辆龙头安全设备,其系设置于能控制方向轮之位置处。车辆龙头安全设备之龙头上设置有卡榫。握把系透过卡榫而与龙头接合,当设置于握把外管外侧端之平衡端子,遭受冲击时,会推动握把内管而使得卡榫脱开,进而使握把顺势转动。或者,透过楔形齿垫片使握把与龙头接合,当握把外管之外侧端遭受冲击时,即会因楔形齿垫片间之卡齿接合溃让,而使得握把顺势转动。并且,本发明可利用所具有之液压系统或者龙头之楔型锥台从动件来与车架凹槽系统配合,其可以在遭受冲击时,固定龙头与车架之相对位置,来维持方向轮之原有行向,以避免方向轮骤然转向而导致人车摔倒。
    • 17. 发明专利
    • 自行車之轉向安全滑脫裝置及其方法 A METHOD AND A HANDLEBAR LOCK STRUCTURE FOR A BICYCLE
    • 自行车之转向安全滑脱设备及其方法 A METHOD AND A HANDLEBAR LOCK STRUCTURE FOR A BICYCLE
    • TW201036863A
    • 2010-10-16
    • TW098111553
    • 2009-04-07
    • 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林家瑋
    • B62K
    • B62K21/06B62K21/08
    • 一種自行車之轉向安全滑脫裝置及其方法,自行車之轉向安全滑脫裝置安裝在前叉豎管及車首管之間,其包含一凸輪止轉組及一錐形擴張組,凸輪止轉組樞裝於車首管,錐形擴張組則套設在凸輪止轉組及前叉豎管之間。利用凸輪止轉組的凸輪機構旋轉位移後,能連接限制錐形擴張組而以預設靜摩擦力定位前叉豎管,並能隨時控制凸輪止轉組再次旋轉以釋放錐形擴張組;另錐形擴張組容許前叉豎管以預設轉向應力突破預設靜摩擦力,藉以達成安全滑脫之目的。
    • 一种自行车之转向安全滑脱设备及其方法,自行车之转向安全滑脱设备安装在前叉竖管及车首管之间,其包含一凸轮止转组及一锥形扩张组,凸轮止转组枢装于车首管,锥形扩张组则套设在凸轮止转组及前叉竖管之间。利用凸轮止转组的凸轮机构旋转位移后,能连接限制锥形扩张组而以默认静摩擦力定位前叉竖管,并能随时控制凸轮止转组再次旋转以释放锥形扩张组;另锥形扩张组容许前叉竖管以默认转向应力突破默认静摩擦力,借以达成安全滑脱之目的。
    • 18. 发明专利
    • 用於車輛之轉向減震器、使用該轉向減震器之車輛、及安裝該轉向減震器於車輛內之方法
    • 用于车辆之转向减震器、使用该转向减震器之车辆、及安装该转向减震器于车辆内之方法
    • TW327158B
    • 1998-02-21
    • TW085101909
    • 1996-02-15
    • 提摩西.C.賀佩
    • 提摩西.C.賀佩
    • B62K
    • B62K21/08F16F9/145Y10T74/2078Y10T74/20786
    • 一種特別適用於登山自行車之轉向減震器,其包含一圓筒且圓筒之兩端具有封蓋,其內可填注高黏度之油料;圓筒內設有一擋板及若干翼板,擋板係自至少其中一封蓋懸伸而各翼板可在一軸上自一中央位置遠近於擋板,軸係接於握桿且可隨握桿旋轉,以利控制一轉向輪之轉向移動。握桿及轉向輪具有中央位置,供其以任一方向移位,使其與軸在中央位置及移位位置有對應之方向及幅度,當轉向輪遇到會使其自中央位置移位之障礙物時,翼板在油料中驅動,以阻制握桿之移動。依據轉向輪之移位方向,其中一翼板移向擋板而與擋板形成一減小容積之隔室,另一翼板移離擋板且與擋板形成一增加容積之隔室,減小容積之隔室中之油料迫入擋板中之一孔,而進入增加容積之隔室內,令握桿及轉向輪回復中央之阻制因而得以壓制。基於此目的,翼板備有單向閥,當壓縮翼板退縮時可開啟,且圓筒之至少其中一封蓋備有一凹部,可對油料提供一非阻力性之通道,供退離之翼板移動油料,轉向減震器亦一體於自行車,翼板-擋板總成則安裝於自行車之頭管中。
      轉向減震器亦一體於自行車之轉向管內,且固接於握桿及轉向桿,轉向減震器之翼板係接於車架且呈固定,殼體及接於殼體內部之擋板係接於轉向管內,因此當握桿旋轉時,殼體及擋板即相對於翼板轉動,當握桿自中央移位時,擋板及一翼板間之油料受壓縮且其移動即受阻制。在握桿之回程中,相關翼板中之單向閥開啟,擋板及翼板間之油料排出且減震即受壓制。
      轉向管壁之一部份可為殼體之壁。
      前文中所述之轉向減震器亦包含單一之翼板,係結合於軸中之一開孔,以產生對握桿移離中央之阻制,以及壓制對於握桿回復之阻制。
    • 一种特别适用于登山自行车之转向减震器,其包含一圆筒且圆筒之两端具有封盖,其内可填注高黏度之油料;圆筒内设有一挡板及若干翼板,挡板系自至少其中一封盖悬伸而各翼板可在一轴上自一中央位置远近于挡板,轴系接于握杆且可随握杆旋转,以利控制一转向轮之转向移动。握杆及转向轮具有中央位置,供其以任一方向移位,使其与轴在中央位置及移位位置有对应之方向及幅度,当转向轮遇到会使其自中央位置移位之障碍物时,翼板在油料中驱动,以阻制握杆之移动。依据转向轮之移位方向,其中一翼板移向挡板而与挡板形成一减小容积之隔室,另一翼板移离挡板且与挡板形成一增加容积之隔室,减小容积之隔室中之油料迫入挡板中之一孔,而进入增加容积之隔室内,令握杆及转向轮回复中央之阻制因而得以压制。基于此目的,翼板备有单向阀,当压缩翼板退缩时可打开,且圆筒之至少其中一封盖备有一凹部,可对油料提供一非阻力性之信道,供退离之翼板移动油料,转向减震器亦一体于自行车,翼板-挡板总成则安装于自行车之头管中。 转向减震器亦一体于自行车之转向管内,且固接于握杆及转向杆,转向减震器之翼板系接于车架且呈固定,壳体及接于壳体内部之挡板系接于转向管内,因此当握杆旋转时,壳体及挡板即相对于翼板转动,当握杆自中央移位时,挡板及一翼板间之油料受压缩且其移动即受阻制。在握杆之回程中,相关翼板中之单向阀打开,挡板及翼板间之油料排出且减震即受压制。 转向管壁之一部份可为壳体之壁。 前文中所述之转向减震器亦包含单一之翼板,系结合于轴中之一开孔,以产生对握杆移离中央之阻制,以及压制对于握杆回复之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