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热词
    • 1. 发明专利
    • 微流體驅動裝置
    • 微流体驱动设备
    • TWI284629B
    • 2007-08-01
    • TW094144133
    • 2005-12-13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楊愷祥王啓川
    • B81B
    • 一種微流體驅動裝置,係用以驅動工作流體,其包括第一致動腔室、第一壓電致動器、第二致動腔室、微流道及第二壓電致動器,微流道係導通第一與第二致動腔室內之第一與第二容置空間,第一與第二壓電致動器則分別用以施力於第一與第二致動腔室,使其容置空間變形而驅動工作流體,微流體驅動裝置在第一與第二壓電致動器採不同參數設定下將產生不同的速度場及壓力場來驅動流體,進而主動控制流體之流動方向及流量。
    • 一种微流体驱动设备,系用以驱动工作流体,其包括第一致动腔室、第一压电致动器、第二致动腔室、微流道及第二压电致动器,微流道系导通第一与第二致动腔室内之第一与第二容置空间,第一与第二压电致动器则分别用以施力于第一与第二致动腔室,使其容置空间变形而驱动工作流体,微流体驱动设备在第一与第二压电致动器采不同参数设置下将产生不同的速度场及压力场来驱动流体,进而主动控制流体之流动方向及流量。
    • 3. 发明专利
    • 微流體驅動裝置
    • 微流体驱动设备
    • TW200722367A
    • 2007-06-16
    • TW094144133
    • 2005-12-13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楊愷祥王啓川
    • B81B
    • 一種微流體驅動裝置,係用以驅動工作流體,其包括第一致動腔室、第一壓電致動器、第二致動腔室、微流道及第二壓電致動器,微流道係導通第一與第二致動腔室內之第一與第二容置空間,第一與第二壓電致動器則分別用以施力於第一與第二致動腔室,使其容置空間變形而驅動工作流體,微流體驅動裝置在第一與第二壓電致動器採不同參數設定下將產生不同的速度場及壓力場來驅動流體,進而主動控制流體之流動方向及流量。
    • 一种微流体驱动设备,系用以驱动工作流体,其包括第一致动腔室、第一压电致动器、第二致动腔室、微流道及第二压电致动器,微流道系导通第一与第二致动腔室内之第一与第二容置空间,第一与第二压电致动器则分别用以施力于第一与第二致动腔室,使其容置空间变形而驱动工作流体,微流体驱动设备在第一与第二压电致动器采不同参数设置下将产生不同的速度场及压力场来驱动流体,进而主动控制流体之流动方向及流量。
    • 5. 实用新型
    • 具渦流產生器之冷卻板
    • 具涡流产生器之冷却板
    • TWM279162U
    • 2005-10-21
    • TW094200347
    • 2003-07-15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劉敏生王啓川張育瑞廖建順
    • H05KF28F
    • 一種具渦流產生器之冷卻板,該冷卻板可供流體通過,依據流體流動方向定義有一入口以及一出口,其包括一具有一通道之底座,以及一設置於底座上之板體,於該板體之朝向底座之通道之面上設有至少一渦流產生器,該渦流產生器係由相互鏡射且凸出板體之兩不平行之肋條構成,該兩不平行之肋條之間具有一距離較短之縮合端以及一距離較遠之擴張端,兩肋條之間可供冷卻液通過,該肋條具有一尖部,使肋條之外型呈現三角幾何形狀,藉此,冷卻液通過兩肋條時會產生渦流(Vortex)效應,增加流體混合並大幅改善冷卻板表面之熱傳,使冷卻板熱傳性能增加且不會大幅提升壓損,充分提高冷卻板性能,進而提升整體系統運轉效率。
    • 一种具涡流产生器之冷却板,该冷却板可供流体通过,依据流体流动方向定义有一入口以及一出口,其包括一具有一信道之底座,以及一设置于底座上之板体,于该板体之朝向底座之信道之面上设有至少一涡流产生器,该涡流产生器系由相互镜射且凸出板体之两不平行之肋条构成,该两不平行之肋条之间具有一距离较短之缩合端以及一距离较远之扩张端,两肋条之间可供冷却液通过,该肋条具有一尖部,使肋条之外型呈现三角几何形状,借此,冷却液通过两肋条时会产生涡流(Vortex)效应,增加流体混合并大幅改善冷却板表面之热传,使冷却板热传性能增加且不会大幅提升压损,充分提高冷却板性能,进而提升整体系统运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