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热词
    • 2. 发明专利
    • 氣動吸排之流體輸送裝置
    • 气动吸排之流体输送设备
    • TW201812176A
    • 2018-04-01
    • TW105128773
    • 2016-09-06
    • 川景企業有限公司
    • 曾添財
    • F04B49/03F04B49/08F04B35/02
    • 一種氣動吸排之流體輸送裝置,包括內部以文氏管為基礎的一高壓流管,該高壓流管的一端為輸入端,另一端為輸出端;該輸入端連接一高壓氣源,該輸出端之啟閉由一控制組件控制;該控制組件包括:一接頭,以及可沿著該接頭於一阻閉位置和一開啟位置往復移動的切換開關;在該阻閉位置,該高壓流管之輸出端被阻閉;在該開啟位置,該高壓流管之輸出端被開啟;一閉鎖結構,設於該切換開關及該接頭,該切換關關於阻閉位置,該閉鎖結構阻止該閉鎖件脫離該閉鎖部。
    • 一种气动吸排之流体输送设备,包括内部以文氏管为基础的一高压流管,该高压流管的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该输入端连接一高压气源,该输出端之启闭由一控制组件控制;该控制组件包括:一接头,以及可沿着该接头于一阻闭位置和一打开位置往复移动的切换开关;在该阻闭位置,该高压流管之输出端被阻闭;在该打开位置,该高压流管之输出端被打开;一闭锁结构,设于该切换开关及该接头,该切换关关于阻闭位置,该闭锁结构阻止该闭锁件脱离该闭锁部。
    • 4. 发明专利
    • 車輛冷卻系統之冷卻液更換裝置
    • 车辆冷却系统之冷却液更换设备
    • TW201716273A
    • 2017-05-16
    • TW104137512
    • 2015-11-13
    • 川景企業有限公司
    • 曾添財
    • B60S5/00B67C9/00
    • 本發明係揭露一種車輛冷卻系統之冷卻液更換裝置,其包括一連通單元、一壓力錶、一柔性軟管、一錐頭塞、一開關閥組、一真空產生器及一引水單元。連通單元內部為三通管道型態,第一端出口銜接柔性軟管、第二端出口銜接開關閥組;第三端出口則銜接壓力錶。柔性軟管另端與錐頭塞連接,而開關閥組另端選擇性與真空產生器或引水單元連接,藉由錐頭塞塞設於水箱進水口,配合真空產生器對水箱進行抽吸冷卻液及空氣,或配合引水單元對水箱進行補充新冷卻液之實施。使其克服習知洩水式工法所造成環境污染及設備受潮。
    • 本发明系揭露一种车辆冷却系统之冷却液更换设备,其包括一连通单元、一压力表、一柔性软管、一锥头塞、一开关阀组、一真空产生器及一引水单元。连通单元内部为三通管道型态,第一端出口衔接柔性软管、第二端出口衔接开关阀组;第三端出口则衔接压力表。柔性软管另端与锥头塞连接,而开关阀组另端选择性与真空产生器或引水单元连接,借由锥头塞塞设于水箱进水口,配合真空产生器对水箱进行抽吸冷却液及空气,或配合引水单元对水箱进行补充新冷却液之实施。使其克服习知泄水式工法所造成环境污染及设备受潮。
    • 7. 发明专利
    • 唧筒之排油及吸油結構
    • 唧筒之排油及吸油结构
    • TWI318961B
    • 2010-01-01
    • TW096132570
    • 2007-08-31
    • 川景企業有限公司
    • 曾添財
    • B67C
    • 一種唧筒之排油及吸油結構,其係包括一筒體與一上蓋,該筒體底部有一第一通道,該上蓋具有一第二、第三與第四通道,並於該上蓋設一調控件,其中於吸油時,藉該調控件使該第三、第二通道相連通,並使空氣自儲油空間依序經該第三通道、第二通道、管體、第一通道、通氣管與第四通道流出至外界以產生吸力來吸油;於排油時,藉該調控件使該第四、第三通道相連通,並使空氣自外界依序經該第二通道、管體、第一通道、通氣管、第四通道與第三通道流入儲油空間以產生壓力排油。 【創作特點】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上述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唧筒之排油及吸油結構,係唧筒上設計出兼具吸油、排油功能之結構,而使唧筒具有吸、排油之功能,藉此,可省下額外購置兩唧筒之成本以及具有較佳之空間擺放利用性。
      為達前述之目的,本發明係包括:
      一筒體,具有一儲油空間,且該筒體底部設有一第一通道,該第一通道具有一導入孔與一導出孔。
      一上蓋,係封蓋於該筒體頂部,且於該筒體之儲油空間內設一管體,該管體底端設於該筒體底部並與該第一通道之導入孔連通,該管體頂端與該上蓋連接,並於該管體內設一拉桿,該拉桿於該管體內之一端連接一擠壓部,俾供將流經該管體內之空氣作向下擠壓,且該拉桿並貫穿該上蓋而延伸至外界,又該上蓋具有一第二通道,該第二通道具有一第一進氣孔與一第一出氣孔,該第一出氣孔經該管體頂部端口與該管體連通,又該上蓋具有一第三通道,該第三通道具有一第一通孔與一第二通孔,該第二通孔與該儲油空間連通,又該上蓋具有一第四通道,該第四通道具有一第二進氣孔與一第二出氣孔,而該第二進氣孔藉一位於該儲油空間內之通氣管與該第一通道之導出孔連通,俾供空氣可依序經該第二通道、該管體、該第一通道、該通氣管至該第四通道流動。
      一調控件,係設於該上蓋上,於吸油時,藉該調控件使該第三通道與該第二通道連通,並使該第四通道連通外界,俾供將該儲油空間之空氣經該第四通道之第二出氣孔排出以產生吸力來吸油;或,於排油時,控制該調控件使該第四通道與該第三通道連通,並使外界與該第二通道之第一進氣孔連通,使空氣經該第三通道之第二通孔進入該儲油空間以產生壓力來排油。
      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了解。
      當然,本發明在某些另件上,或另件之安排上容許有所不同,但所選用之實施例,則於本說明書中,予以詳細說明,並於附圖中展示其構造。
    • 一种唧筒之排油及吸油结构,其系包括一筒体与一上盖,该筒体底部有一第一信道,该上盖具有一第二、第三与第四信道,并于该上盖设一调控件,其中于吸油时,藉该调控件使该第三、第二信道相连通,并使空气自储油空间依序经该第三信道、第二信道、管体、第一信道、通气管与第四信道流出至外界以产生吸力来吸油;于排油时,藉该调控件使该第四、第三信道相连通,并使空气自外界依序经该第二信道、管体、第一信道、通气管、第四信道与第三信道流入储油空间以产生压力排油。 【创作特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唧筒之排油及吸油结构,系唧筒上设计出兼具吸油、排油功能之结构,而使唧筒具有吸、排油之功能,借此,可省下额外购置两唧筒之成本以及具有较佳之空间摆放利用性。 为达前述之目的,本发明系包括: 一筒体,具有一储油空间,且该筒体底部设有一第一信道,该第一信道具有一导入孔与一导出孔。 一上盖,系封盖于该筒体顶部,且于该筒体之储油空间内设一管体,该管体底端设于该筒体底部并与该第一信道之导入孔连通,该管体顶端与该上盖连接,并于该管体内设一拉杆,该拉杆于该管体内之一端连接一挤压部,俾供将流经该管体内之空气作向下挤压,且该拉杆并贯穿该上盖而延伸至外界,又该上盖具有一第二信道,该第二信道具有一第一进气孔与一第一出气孔,该第一出气孔经该管体顶部端口与该管体连通,又该上盖具有一第三信道,该第三信道具有一第一通孔与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与该储油空间连通,又该上盖具有一第四信道,该第四信道具有一第二进气孔与一第二出气孔,而该第二进气孔藉一位于该储油空间内之通气管与该第一信道之导出孔连通,俾供空气可依序经该第二信道、该管体、该第一信道、该通气管至该第四信道流动。 一调控件,系设于该上盖上,于吸油时,藉该调控件使该第三信道与该第二信道连通,并使该第四信道连通外界,俾供将该储油空间之空气经该第四信道之第二出气孔排出以产生吸力来吸油;或,于排油时,控制该调控件使该第四信道与该第三信道连通,并使外界与该第二信道之第一进气孔连通,使空气经该第三信道之第二通孔进入该储油空间以产生压力来排油。 本发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之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 当然,本发明在某些另件上,或另件之安排上容许有所不同,但所选用之实施例,则于本说明书中,予以详细说明,并于附图中展示其构造。
    • 10. 发明专利
    • 導管座
    • 导管座
    • TW201634856A
    • 2016-10-01
    • TW104109780
    • 2015-03-26
    • 川景企業有限公司
    • 曾添財
    • F17D1/20B67D7/36
    • 一種導管座包括:一本體與一分流盤。本體有一輸入端、一輸出端與一連接輸入、輸出端的流道。分流盤有至少一肋,可在分流盤結合於本體時,以肋配合輸出端形成多個出口。如此,本體引導液體從輸入端流向輸出端,以分流盤承受流動的衝力。而且,液體被肋分開轉向出口的流量小、流速慢,不會產生過多的氣泡,相對減緩液面的起伏程度,以致浮圈保持趨近於水平狀態,降低提前發生堵塞的機率。
    • 一种导管座包括:一本体与一分流盘。本体有一输入端、一输出端与一连接输入、输出端的流道。分流盘有至少一肋,可在分流盘结合于本体时,以肋配合输出端形成多个出口。如此,本体引导液体从输入端流向输出端,以分流盘承受流动的冲力。而且,液体被肋分开转向出口的流量小、流速慢,不会产生过多的气泡,相对减缓液面的起伏程度,以致浮圈保持趋近于水平状态,降低提前发生堵塞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