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热词
    • 1. 发明专利
    • Wärmeableitungsmodul für eine LED-Lampe
    • DE202012010984U1
    • 2013-02-26
    • DE202012010984
    • 2012-11-15
    • CHEN YUNG KUNWEN CHIN SHENG
    • F21V29/00
    • Wärmeableitungsmodul für LED-Lampen, welches umfasst: eine Wärmesenkenbasis (1) umfassend eine Mehrzahl von longitudinalen Befestigungsnuten (11), welche in vorbestimmten Abständen um ihren äußeren Umfang herum angeordnet sind; eine Mehrzahl von Strahlungslamellen (2), welche radial um die Wärmesenkenbasis (1) herum befestigt sind, wobei jede der Strahlungslamellen (2) eine innere Kante (21) umfasst, welche an eine der longitudinalen Befestigungsnuten (11) der Wärmesenkenbasis (1) befestigt ist, eine der inneren Kante (21) gegenüberliegende äußere Kante (26), ein oberes Ende (22), ein dem oberen Ende (22) gegenüberliegendes unteres Ende (24), ein erstes Befestigungselement (23), welches sich am oberen Ende (22) befindet, und ein zweites Befestigungselement (25), welches sich am unteren Ende (24) befindet; einen ersten Positionierungsrahmen (3), welcher an die oberen Enden (22) der Strahlungslamellen (2) um die Wärmesenkenbasis (1) herum befestigt ist, und an die ersten Befestigungselemente (23) an den oberen Enden (22) der Strahlungslamellen (2) mithilfe entsprechender erster Nieten (31) befestigt...
    • 3. 实用新型
    • 氣液混合裝置
    • 气液混合设备
    • TWM305051U
    • 2007-01-21
    • TW095210254
    • 2006-06-12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B01F
    • 一種氣液混合裝置,主要係於一基座內部中段設有一具中央流道之分隔部,使該基座內形成二相鄰之上、下腔室,該下腔室可經由一入水口銜接入水管路,而該上腔室則於周緣分別設有一對應於中央流道之上開口及一銜接出水管路之出水口,至少一內盤體設置於該基座之上腔室內並蓋合於中央流道上,該內盤體於中央設有一中央貫孔,於該中央貫孔周緣設有複數側通孔,一定位件中央設有一凸抵部,可貫穿該內盤體之中央貫孔形成一定位,一壓力調整機構設於該基座之上開口內,可對該定位件與內盤體施以不同之壓力,使水液通過內盤體表側形成不同程度之振動與摩擦,以產生具有細微氣泡之水流者。
    • 一种气液混合设备,主要系于一基座内部中段设有一具中央流道之分隔部,使该基座内形成二相邻之上、下腔室,该下腔室可经由一入水口衔接入水管路,而该上腔室则于周缘分别设有一对应于中央流道之上开口及一衔接出水管路之出水口,至少一内盘体设置于该基座之上腔室内并盖合于中央流道上,该内盘体于中央设有一中央贯孔,于该中央贯孔周缘设有复数侧通孔,一定位件中央设有一凸抵部,可贯穿该内盘体之中央贯孔形成一定位,一压力调整机构设于该基座之上开口内,可对该定位件与内盘体施以不同之压力,使水液通过内盘体表侧形成不同程度之振动与摩擦,以产生具有细微气泡之水流者。
    • 4. 实用新型
    • 氣液混合裝置之組合結構(二)
    • 气液混合设备之组合结构(二)
    • TWM301699U
    • 2006-12-01
    • TW095210253
    • 2006-06-12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B01F
    • 一種氣液混合裝置之組合結構(二),主要係以一動力源驅動一泵而可將外部混合空氣之水液唧入一蓄壓缸內,利用該蓄壓缸承接該泵輸出之水流,可使該水流保持一穩定壓力輸出至一本體之基座內,於該基座內設有至少一受定位件壓掣之內盤體,且一排水閥連通於該基座,可控制向外排出沖洗基座內殘留物之水流,一壓力作動裝置可經由管路銜接於該基座之入水口,並以一控制閥控制導入該壓力作動裝置之水流量,可利用其水壓驅動一頂柱產生不同程度彈性推抵該定位件,藉以使水流通過內盤體時可產生不同程度之振動及摩擦,達到穩定輸出且可調整控制氣泡產生之功效。
    • 一种气液混合设备之组合结构(二),主要系以一动力源驱动一泵而可将外部混合空气之水液唧入一蓄压缸内,利用该蓄压缸承接该泵输出之水流,可使该水流保持一稳定压力输出至一本体之基座内,于该基座内设有至少一受定位件压掣之内盘体,且一排水阀连通于该基座,可控制向外排出冲洗基座内残留物之水流,一压力作动设备可经由管路衔接于该基座之入水口,并以一控制阀控制导入该压力作动设备之水流量,可利用其水压驱动一顶柱产生不同程度弹性推抵该定位件,借以使水流通过内盘体时可产生不同程度之振动及摩擦,达到稳定输出且可调整控制气泡产生之功效。
    • 5. 实用新型
    • 氣液混合溶解裝置
    • 气液混合溶解设备
    • TWM301089U
    • 2006-11-21
    • TW095210255
    • 2006-06-12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B01F
    • 一種氣液混合溶解裝置,主要係於一基座內部中段設有一具中央流道之分隔部,使該基座內形成二相鄰之上、下腔室,該下腔室可經由一入水口銜接入水管路,而該上腔室則於周緣分別設有一對應於中央流道之上開口及一銜接出水管路之出水口,至少一內盤體設置於該基座之上腔室內並蓋合於中央流道上,該內盤體於中央設有一中央貫孔,於該中央貫孔周緣設有複數側通孔,一定位件中央設有一凸抵部,可貫穿該內盤體之中央貫孔形成一定位,一彈性抵頂機構設置於該基座之上開口上,可以一頂柱對該定位件與內盤體施以不同之壓力,使水液通過內盤體表側可形成不同程度之振動摩擦,以改變細微氣泡產生之狀態。
    • 一种气液混合溶解设备,主要系于一基座内部中段设有一具中央流道之分隔部,使该基座内形成二相邻之上、下腔室,该下腔室可经由一入水口衔接入水管路,而该上腔室则于周缘分别设有一对应于中央流道之上开口及一衔接出水管路之出水口,至少一内盘体设置于该基座之上腔室内并盖合于中央流道上,该内盘体于中央设有一中央贯孔,于该中央贯孔周缘设有复数侧通孔,一定位件中央设有一凸抵部,可贯穿该内盘体之中央贯孔形成一定位,一弹性抵顶机构设置于该基座之上开口上,可以一顶柱对该定位件与内盘体施以不同之压力,使水液通过内盘体表侧可形成不同程度之振动摩擦,以改变细微气泡产生之状态。
    • 6. 实用新型
    • 氣液混合裝置之組合結構(一)
    • 气液混合设备之组合结构(一)
    • TWM305050U
    • 2007-01-21
    • TW095210252
    • 2006-06-12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B01F
    • 一種氣液混合裝置之組合結構(一),主要係以一驅動馬達驅動一泵而可將外部混合空氣之水液唧入一本體之基座內,於該基座內設有至少一受定位件壓掣之內盤體,一排水閥以一清洗排放管連通於該基座,以便於向外排出沖洗基座內殘留物之水流,一壓力作動裝置可經由一控制水流管路銜接於該導水管,並以一控制閥控制導入之水流量,利用該水壓驅動一頂柱彈性推抵該定位件,藉以使水流通過內盤體時可產生不同程度之振動及摩擦,達到調整控制該氣泡產生之細微及密集程度。
    • 一种气液混合设备之组合结构(一),主要系以一驱动马达驱动一泵而可将外部混合空气之水液唧入一本体之基座内,于该基座内设有至少一受定位件压掣之内盘体,一排水阀以一清洗排放管连通于该基座,以便于向外排出冲洗基座内残留物之水流,一压力作动设备可经由一控制水流管路衔接于该导水管,并以一控制阀控制导入之水流量,利用该水压驱动一顶柱弹性推抵该定位件,借以使水流通过内盘体时可产生不同程度之振动及摩擦,达到调整控制该气泡产生之细微及密集程度。
    • 7. 实用新型
    • 液體乳化裝置之改良
    • 液体乳化设备之改良
    • TWM301700U
    • 2006-12-01
    • TW095210256
    • 2006-06-12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B01F
    • 一種液體乳化裝置之改良,係具備較習用者精簡之結構者;包括一進水管、一加壓單元及一設置有氣液混合器之儲存單元等部分所組成;該加壓單元之一端係經該進水管與一容器相通,另一端係與該儲存單元相連接;該加壓單元可作動產生一作用力,使該容器內之液體流經所述進水管及加壓單元,而被配送至儲存單元內,並且使儲存單元之液體在通過該氣液混合器產生微細水分子氣泡後,排入該容器內,形成一循環液體乳化作用者。
    • 一种液体乳化设备之改良,系具备较习用者精简之结构者;包括一进水管、一加压单元及一设置有气液混合器之存储单元等部分所组成;该加压单元之一端系经该进水管与一容器相通,另一端系与该存储单元相连接;该加压单元可作动产生一作用力,使该容器内之液体流经所述进水管及加压单元,而被配送至存储单元内,并且使存储单元之液体在通过该气液混合器产生微细水分子气泡后,排入该容器内,形成一循环液体乳化作用者。
    • 8. 实用新型
    • 臭氧產生器之結構改良
    • 臭氧产生器之结构改良
    • TWM246337U
    • 2004-10-11
    • TW089221738
    • 2000-12-14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C01B
    • 一種臭氧產生器之結構改良,其包括:一內具有紫外線燈管之外管體、一空氣幫浦、一安定反應器等部份;其中外管體內適當間距分隔設有若干封閉空間,且外管體管壁一端連設有上述之空氣幫浦,另一端係設有一出口,上述之安定反應器係聯設於外管體之管壁兩端緣,其特徵在於:外管體之外側套覆有一預設之殼體,殼體上設有一進口及一出口,可供冷卻液體或冷空氣輸入殼體內作冷卻循環後再向外排出,令其降低臭氧產生裝置內過熱之不良現象,以利大幅提升臭氧產生效能之特性者。
    • 一种臭氧产生器之结构改良,其包括:一内具有紫外线灯管之外管体、一空气帮浦、一安定反应器等部份;其中外管体内适当间距分隔设有若干封闭空间,且外管体管壁一端连设有上述之空气帮浦,另一端系设有一出口,上述之安定反应器系联设于外管体之管壁两端缘,其特征在于:外管体之外侧套覆有一默认之壳体,壳体上设有一进口及一出口,可供冷却液体或冷空气输入壳体内作冷却循环后再向外排出,令其降低臭氧产生设备内过热之不良现象,以利大幅提升臭氧产生性能之特性者。
    • 9. 实用新型
    • 綜合理療機之結構改良
    • 综合理疗机之结构改良
    • TWM308744U
    • 2007-04-01
    • TW095218264
    • 2006-10-16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A61H
    • 一種綜合理療機之結構改良,係包括一座體及一腳部浸泡單元,該浸泡單元具有一泵,可受一驅動馬達驅動將外部之水液及氣體唧入一導水管;一氣液混合裝置,自該導水管導入具壓力之水流,經該裝置內部元件之振動及摩擦,可增加水液與空氣之混合並產生氣泡,再由該裝置另端之出水口導出;一儲水槽,包含一可儲放水液之槽,所述槽並具有一排水口及一入水口,在槽中之水液可經排水口引出至該泵及氣液混合裝置,然後自入水口送回該槽內,共同建立一具有連續產生含有氣泡之水液循環作用,座體則可提供身體之揉捏或震動按摩作用,而造就一綜合型之理療機結構者。
    • 一种综合理疗机之结构改良,系包括一座体及一脚部浸泡单元,该浸泡单元具有一泵,可受一驱动马达驱动将外部之水液及气体唧入一导水管;一气液混合设备,自该导水管导入具压力之水流,经该设备内部组件之振动及摩擦,可增加水液与空气之混合并产生气泡,再由该设备另端之出水口导出;一储水槽,包含一可储放水液之槽,所述槽并具有一排水口及一入水口,在槽中之水液可经排水口引出至该泵及气液混合设备,然后自入水口送回该槽内,共同创建一具有连续产生含有气泡之水液循环作用,座体则可提供身体之揉捏或震动按摩作用,而造就一综合型之理疗机结构者。
    • 10. 实用新型
    • 染色機自動解纏布之改良結構
    • 染色机自动解缠布之改良结构
    • TWM258108U
    • 2005-03-01
    • TW093203022
    • 2004-03-01
    • 劉信均 LIU, HSIN CHUN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劉信均 LIU, HSIN CHUN陳永坤 CHEN, YUNG KUN
    • D06B
    • 一種染色機自動解纏布之改良結構,主要包括:一由四支圓管組成之平口型解纏裝置、一連軸器、一減速馬達及一感應裝置等部份,其中該感應裝置係以一感應板設置於主染缸內之帶布輪旁側,於染色過程中,當受染布料由主染缸內之噴嘴以噴射氣流帶動由積布槽流出,再由帶布輪導送至噴嘴入口處形成一循環染色的過程中,常會因帶布輪轉速與布料循環速度失調,或因布料彈性不一而導致布料於帶布輪周緣纏成一棉花糖狀,而迫使染布之循環過程中止,此時該結纏之布料會觸動於該感應板而使感應裝置動作,藉由減速馬達、連軸器而驅動平日型四橫桿拉動布料反轉,以適時將結纏於帶布輪周緣之布料反轉拉開,待該帶布輪解除纏布之後,再正轉回歸原位,繼續布料之正常染布循環者。
    • 一种染色机自动解缠布之改良结构,主要包括:一由四支圆管组成之平口型解缠设备、一连轴器、一减速马达及一感应设备等部份,其中该感应设备系以一感应板设置于主染缸内之带布轮旁侧,于染色过程中,当受染布料由主染缸内之喷嘴以喷射气流带动由积布槽流出,再由带布轮导送至喷嘴入口处形成一循环染色的过程中,常会因带布轮转速与布料循环速度失调,或因布料弹性不一而导致布料于带布轮周缘缠成一棉花糖状,而迫使染布之循环过程中止,此时该结缠之布料会触动于该感应板而使感应设备动作,借由减速马达、连轴器而驱动平日型四横杆拉动布料反转,以适时将结缠于带布轮周缘之布料反转拉开,待该带布轮解除缠布之后,再正转回归原位,继续布料之正常染布循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