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支路固定元件拓扑结构的可控消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CN/2023/1/14/images/202310071862.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双支路固定元件拓扑结构的可控消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申请号:CN202310071862.2 申请日:2023-02-01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 发明人: 郑俊超 , 林金娇 , 孔祥平 , 李鹏 , 王晨清 , 周琦
- 申请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帕威尔路1号; ;
- 专利权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帕威尔路1号; ;
- 代理机构: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冯瑞
- 主分类号: H02J3/36
- IPC分类号: H02J3/36 ; H02H7/26 ; H02H9/04
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网混合直流系统消能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支路固定元件拓扑结构的可控消能装置,避雷器固定部分,包括两条避雷器固定元件MOA支路,且两条避雷器固定元件MOA支路均可单独控制投入与断开;避雷器可控部分,包括避雷器可控元件MOA3和电流转移支路;避雷器固定部分与避雷器可控部分相互串联,且避雷器固定部分一端与直流母线连接,另一端与避雷器可控部分的一端连接,避雷器可控部分的另一端与中性线连接。本发明在避雷器固定部分采用双支路结构,在其中一条避雷器固定元件MOA支路到达自身吸能限制后,依旧能依靠另一条避雷器固定元件MOA支路吸收堆积于换流站直流侧的能量,防止故障范围扩大与交流故障穿越失败,保证系统的快速恢复。
IPC结构图谱:
H | 电学 |
--H02 | 发电、变电或配电 |
----H02J | 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 |
------H02J3/00 | 交流干线或交流配电网络的电路装置 |
--------H02J3/36 | .通过高压直流链路在交流网络之间传递电力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