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钴锰硫化物@中空介孔碳球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20/1/176/images/202010882971.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镍钴锰硫化物@中空介孔碳球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申请号:CN202010882971.9 申请日: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CN11410522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 发明人: 付永胜 , 贾子昕 , 周焱 , 赵思媛 , 魏丽媛 , 沈伊婷 , 孙敬文 , 朱俊武 , 汪信
- 申请人: 南京理工大学
- 申请人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200号
- 专利权人: 南京理工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 南京理工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200号
- 代理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朱显国
- 主分类号: C01G53/11
- IPC分类号: C01G53/11 ; C01G45/00 ; C01B32/15 ; H01G11/24 ; H01G11/30 ; H01G11/36 ; H01G11/86 ; B82Y40/00 ; B82Y3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钴锰硫化物@中空介孔碳球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在微观上呈三壳层结构,非晶相的镍钴硫化物和晶相的硫化锰均在中空介孔碳球的内外表面限域生长。这种三壳层复合结构使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加快离子电子传输的同时可以调节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同时,非晶相的镍钴硫化物可以加速离子扩散,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晶相的硫化锰增加了复合材料的的结构稳定性,该复合材料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 A g‑1时其比电容达到924 C g‑1,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在电流密度为10 A g‑1的条件下测试其循环性能,5000圈后容量保持率达90.4%,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
公开/授权文献:
- CN114105226B 镍钴锰硫化物@中空介孔碳球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授权日:2024-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