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流体喷射式织机

申请号 CN200910263616.7 申请日 2009-12-23 公开(公告)号 CN101768821B 公开(公告)日 2013-08-14
申请人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名木启一; 田村公一; 森田佑治;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具有与高速运转相对应的行星织边装置和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的 流体 喷射式织机。在具有 支撑 在织机的投纬相反一侧的行星织边装置和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的流体喷射式织机中,设有织机的 主轴 的1/2转速比的 驱动轴 ,用驱动轴通过旋转传递机构使旋 转轴 旋转,并用驱动轴通过运动转换机构使摇杆摆动;旋转传递机构包含在轴线方向可变更 位置 并固定在驱动轴上的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和做成相同齿数并固定在 旋转轴 上的第二带齿旋转部件,并设置成可以变更旋转轴对驱动轴的连接 相位 ,运动转换机构包含用于使摇杆摆动的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在轴线方向可变更位置并与第一带齿旋转部件独立且固定在驱动轴上,并设置成可以变更摇杆对驱动轴的连接相位。
权利要求

1.一种流体喷射式织机,具有可以调整织物宽度方向位置的分别支撑在织机的投纬相反一侧的行星织边装置和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行星织边装置具有机架以及作为固定支撑行星齿轮的支撑体的、并且与中心齿轮同轴地可旋转地设置在机架上的旋转轴,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具有在前端具有让捕纬边经线穿过的通孔并相互向相反方向摆动的第一和第二摇杆,该流体喷射式织机的特征在于,设有向织物宽度方向延伸并以织机的主轴的1/2转速比旋转的驱动轴,用上述驱动轴通过旋转传递机构使上述旋转轴旋转,并且用上述驱动轴通过运动转换机构使上述摇杆摆动,上述旋转传递机构包含在上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可变更位置并固定在上述驱动轴上的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和与上述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做成相同齿数并固定在上述旋转轴上的第二带齿旋转部件,并且设置成可以变更上述旋转轴对上述驱动轴的连接相位,上述运动转换机构包含用于使上述摇杆摆动的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在上述轴线方向可变更位置并与上述第一带齿旋转部件相互独立且固定在上述驱动轴上,并且设置成可以变更上述摇杆对上述驱动轴的连接相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喷射式织机,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第一带齿旋转部件设置成可以变更对上述驱动轴的相位,从而上述旋转传递机构设置成上述旋转轴对上述驱动轴的连接相位可以变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喷射式织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上述旋转部件设置成可以变更对上述驱动轴的相位,从而上述运动转换机构设置成上述摇杆对上述驱动轴的连接相位可以变更。

说明书全文

流体喷射式织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有配置在织机的投纬相反一侧的行星织边装置和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的流体喷射式织机。

背景技术

[0002] 具有在织机的投纬侧和投纬相反一侧具有行星织边装置的流体喷射式织机。由于纬纱伴随着穿行结束而变得松弛,因而还具有与配置在投纬相反一侧的行星织边装置邻接并具有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的流体喷射式织机,在边经纱开口的外侧形成捕纬边经线开口。
[0003] 在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3-43261号公报)记载的流体喷射式织机中,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具有:借助于托架支撑在行星织边装置的机架上的第一轴和第二轴;可摆动地支撑在第一轴上的第一杠杆;可摆动地支撑在第二轴上的第二杠杆;固定在第一杠杆上的多根第一摇杆;以及固定在第二杠杆上的多根第二摇杆。第一和第二摇杆具有向卷绕侧延伸并在前端部具有让捕纬边经线穿过的通孔。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分别具有连接臂,两根连接臂通过连接连杆相互连接。
[0004] 支撑行星齿轮的行星织边装置的支撑体作为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的部件在一个侧面具有凸轮,在凸轮面上通过弹簧由第一杠杆加并与凸轮滚珠接触。凸轮随着支撑体的旋转而旋转,并使支撑凸轮滚珠的第一杠杆摆动。伴随着第一杠杆的摆动,通过上述连接连杆与第一杠杆连接的第二杠杆向与第一杠杆的摆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摆动。通过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的摆动,多根第一摇杆和多根第二摇杆相互向相反的方向摆动。
[0005] 在支撑体上设有齿数多的大直径齿轮,该大直径齿轮与固定在沿织物宽度方向延伸的驱动轴上的齿数少的小直径齿轮啮合。驱动轴与织机的主轴的旋转联动地旋转。支撑体通过大直径齿轮与设置在驱动轴上的小直径齿轮啮合而对驱动轴的旋转速度进行减速,以织机的主轴的1/2的转速比,即织机的主轴的旋转速度的1/2的旋转转速进行旋转。由此,支撑体在织机的主轴旋转一圈期间旋转1/2圈。若织机的主轴旋转一圈而支撑体旋转1/2圈,则设置在支撑体上并以支撑体的轴心为对称点配置成点对称的行星织边装置的一对导纱器相互反转。由此,若织机的主轴旋转一圈而支撑体旋转1/2圈,则从边纱线轴引出并经由导纱器与织口连接的一对边经纱在从上死点位置(最大上方位置)到下死点位置(最大下方位置)和从下死点位置到上死点位置,在经纱线上或经纱线的附近交叉而进行开口运动。
[0006] 在第一和第二摇杆的通孔中设有导纱器,从供纱装置引出的捕纬边经线分别作为第一捕纬边经线和第二捕纬边经线,分别穿过第一摇杆的导纱器和第二摇杆的导纱器而连接在织口上。若支撑体旋转1/2圈凸轮旋转1/2圈,则第一杠杆只往复摆动1/2。因此,若织机的主轴旋转一圈而支撑体旋转1/2圈,则第一和第二捕纬边经线在从上死点位置到下死点位置和从下死点位置到上死点位置,在经纱线上或经纱线的附近交叉而进行开口运动。由此,由行星织边装置进行的一对边经纱的开口运动和由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进行的第一和第二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与由综丝进行的经纱开口运动联动。
[0007] 伴随着织机运转的高速化,由行星织边装置进行的边经纱的开口运动和由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进行的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为了实现稳定的织机运转,要求更准确的开口运动的定时。详细地说,伴随着织机运转的高速化,纬纱的穿行速度进一部高速化,由于即使是相同种类的纱也对纬纱的物理性能的变化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纬纱的穿行速度对于每次投纬其波动不得不加大。
[0008] 为此,例如,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闭口定时的最佳定时为织机主轴的旋转度350°,若将其设定为此前的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度350°±5°的范围,则纬纱可以被捕纬边经线把持而被赋予适当的张力,但因纬纱的穿行速度伴随着织机的高速化而每次投纬的波动增大,需要设定在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度350°±3°的范围。即,在纬纱的穿行速度的波动增大而在纬纱的穿行速度低的投纬中,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闭口定时若设定为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度345°,则过早,纬纱的穿行有时会受到捕纬边经线的妨碍而产生投纬错误。因此,捕纬边经线的闭口定时需要设定在比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度345°晚的时候。另外,在纬纱的穿行速度高的投纬中,若设定为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度355°,则过晚,捕纬边经线把持从穿行结束经过了时间而松弛的状态的纬纱,因而有时纬纱未受到足够的张力而成为松弛的端部的织物。因此,捕纬边经线的闭口定时需要设定在比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度
355°早的时候。
[0009] 同样,即使在边经纱的开口运动中也要求闭口定时的高精度化。例如,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闭口定时的最佳定时此前为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度20°,若设定为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度20°±5°的范围,则适度织紧的边形成于织物的端部,但伴随着织机运转的高速化,需要设定在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度20°±3°的范围。若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闭口定时设定为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度15°,则过早,会出现在捕纬边经线充分地把持之前边经纱把持纬纱的情况。因此,有时因其后的捕纬边经线把持纬纱而将纬纱拉伸从而在织物上产生所谓紧纬。另外,若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闭口定时设定为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度25°,则过晚。由于捕纬边经线引起的弯曲而产生的摩擦力因纬纱端处于自由状态而很弱,纬纱克服摩擦力而容易在捕纬边经线滑动而处于松弛状态。因此,若利用边经纱的把持较晚,则边经纱把持松弛状态的纬纱。这时,松弛的边形成在织物的端部,因而不好。
[0010] 另外,与织机运转的高速化相对应,要求尽可能减小开口运动量,从而抑制开口运动的负荷,实现迅速的开口运动。为了尽可能减小开口运动量而与织机运转的高速化相对应,也要求由行星织边装置进行的边经纱的开口运动和由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进行的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更准确地设定为最佳定时。
[0011]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流体喷射式织机中,通过在使小直径齿轮和大直径齿轮相啮合的状态下,在使驱动轴维持静止状态的同时使小直径齿轮旋转,调整小直径齿轮相对驱动轴的相位,从而调整行星织边装置的开口运动的定时。由此,调整与织机的主轴联动而旋转的驱动轴和支撑体的相位,即调整借助于包含小直径齿轮和大直径齿轮的旋转传递机构相互连接的驱动轴和支撑体的连接相位,以织机的主轴旋转角为基准来调整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另外,通过使利用螺栓固定在支撑体的一个侧面上的凸轮相对支撑体旋转并再次将凸轮固定在支撑体上,从而变更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的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定时。由此,变更了通过运动转换机构相互连接的驱动轴和第一杠杆的连接相位以及驱动轴和第二杠杆的连接相位,该运动转换机构包含凸轮,凸轮滚珠,第一杠杆,第二杠杆,连接连杆,第一轴和第二轴。
[0012]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流体喷射式织机中,通过使凸轮相对支撑体旋转并再次固定在支撑体上,从而变更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的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定时。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若将凸轮固定在支撑体的一个侧面上,变更作为基础的行星织边装置的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则变更了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定时。因此,伴随着织造条件的变更,在行星织边装置和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中,在只变化了行星织边装置的边经纱的最佳开口运动的定时的场合,另外虽然变更了两种开口运动的定时但效果不佳,还需要仅对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进行微调的场合等,想要只变更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的场合,开口运动的定时的变更成为麻烦的作业。即,在进行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的调整之后,还需要调整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定时。
[0013] 另外,支撑体的大直径齿轮与固定在驱动轴上的小直径齿轮啮合,支撑体相对于驱动轴进行减速旋转。因此,驱动轴的旋转速度与减速比相对应大幅度地高于织机的主轴的1/2的转速比,例如,减速比为1/2时,驱动轴以支撑体的转速的2倍的转速,即以与织机的主轴相同的转速由织机达或驱动轴用的专用马达驱动。另一方面,伴随着织物宽度的变更,行星织边装置、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需要变更织物宽度方向的位置,因而与两种装置的织物宽度方向位置的变更相对应,驱动轴是在织物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尺寸部件,其惯性矩较大。惯性矩大的驱动轴如上所述,由于以高速旋转,例如以与织机的主轴相同的转速旋转,因而在织机起动时的加速或在织造中变更织机转速使其加速或减速时,与低速旋转的情况比较,由于急剧地加速或减速相当于转速高的部分,致使驱动轴的扭转增大。因此,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以及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定时以织机主轴旋转角度为基准而从最佳定时偏离,产生投纬错误等,织机的运转必然变得不稳定。

发明内容

[0014]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与织机的高速运转相对应的行星织边装置和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的流体喷射式织机。
[0015] 本发明就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流体喷射式织机,具有可以调整织物宽度方向位置的分别支撑在织机的投纬相反一侧的行星织边装置和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行星织边装置具有:机架、以及作为固定支撑行星齿轮的支撑体的旋转轴与中心齿轮同轴地可旋转地设置在机架上的旋转轴;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具有在前端具有让捕纬边经线穿过的通孔并相互向相反方向摆动的第一和第二摇杆;其特征在于,设有向织物宽度方向延伸并以织机的主轴的1/2转速比旋转的驱动轴,用上述驱动轴通过旋转传递机构使上述旋转轴旋转,并且用上述驱动轴通过运动转换机构使上述摇杆摆动;上述旋转传递机构包含在上述驱动轴的轴线方向可变更位置并固定在上述驱动轴上的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和与上述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做成相同齿数并固定在上述旋转轴上的第二带齿旋转部件;并且设置成可以变更上述旋转轴对上述驱动轴的连接相位;上述运动转换机构包含用于使上述摇杆摆动的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在上述轴线方向可变更位置并与上述第一带齿旋转部件相互独立且固定在上述驱动轴上,并且设置成可以变更上述摇杆对上述驱动轴的连接相位。
[0016] 所谓“连接相位”是指利用驱动传递机构相互机械地连接或电连接的两个部件的相位关系。即,在行星织边装置中,驱动轴和旋转轴通过旋转传递机构相互机械地连接,是指该驱动轴与旋转轴的相位关系。另外,在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中,驱动轴与摇杆通过运动转换机构相互机械地连接,是指该驱动轴与摇杆的位置关系。下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7] 驱动轴以织机的主轴的1/2转速比旋转,在织机的主轴旋转2圈期间驱动轴旋转1圈。并且,在行星织边装置中,旋转轴通过作为旋转传递机构的相同齿数的第一和第二带齿旋转部件被驱动轴旋转,旋转轴在驱动轴旋转1圈期间旋转1圈并使保持边经纱的支撑体旋转1圈。另一方面,在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中,各摇杆通过运动转换机构被驱动轴在上下方向摆动,若驱动轴旋转1圈,则各摇杆分别往复摆动1次。
[0018] 在行星织边装置中,驱动轴旋转1圈而使旋转轴和支撑体随之旋转1圈,从而各边经纱往复1次进行开口运动。因此,对于驱动轴和旋转轴,可以将其旋转1圈视为1个周期,将规定的基准时刻(例如,织机的主轴的旋转角度为0°时)作为起点的旋转1圈(1个周期)中的旋转角度可以视为各自的相位。并且,若将驱动轴的相位为α1时的旋转轴的相位设为β1,将驱动轴的相位为α2时的旋转轴的相位设为β2,该相位α1和β1,相位α2和β2的关系则为驱动轴与旋转轴的连接相位。此外,如上所述,由于驱动轴与旋转轴相互机械地连接并以相同的转速旋转,因而,在连接状态下两者的连接相位维持一定的关系。
[0019] 另外,在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中,伴随着驱动轴旋转1圈各摇杆往复1次。因此,摇杆在驱动轴的1个周期中往复1次,可以将往复1次视为1个周期,将该1个周期中的从上述基准时刻起的位移量视为相位。并且,若将驱动轴的相位为α1时的摇杆的相位设为γ1,将驱动轴的相位为α2时的摇杆的相位设为γ2,则该相位α1和γ1、相位α2和γ2的关系成为驱动轴与摇杆的连接相位。另外,与旋转轴的情况相同,驱动轴与摇杆相互机械地连接,由于摇杆因驱动轴旋转1圈而往复1次,因而在连接状态下两者的连接相位维持一定的关系。
[0020] 另外,所谓“行星织边装置的旋转轴对驱动轴的连接相位的变更”是指,如上所述,将驱动轴与旋转轴的连接相位(相位关系)为α1:β1、α2:β2,在维持驱动轴的相位的状态下将一方的连接相位例如α1:β1变更为α1:β1’(≠β1),或者在维持旋转轴的相位的状态下将一方的连接相位例如α1:β1变更为α1’(≠α1):β1。伴随着在维持驱动轴的相位的状态下变更一方的连接相位,另一方的连接相位变更为α2:β2’(≠β2)。另外,伴随着在维持旋转轴的相位的状态下变更一方的连接相位,另一方的连接相位变更为α2’(≠α2):β2。并且,伴随着该变更,可调整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此外,就这些变更而言,具体来讲例如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
[0021] 使驱动轴处于静止状态,通过解除利用驱动传递机构的驱动轴和旋转轴的连接状态而使旋转轴可以旋转,在此基础上使旋转轴旋转而变更相位,从而变更驱动轴和旋转轴的连接相位。这时,若使旋转轴的相位往前,即,使旋转轴向织机运转时的旋转方向旋转,则驱动轴和旋转轴的连接相位向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提前的方向变更。另外,若使旋转轴的相位延迟,即,使旋转轴向上述方向的反方向旋转,则连接相位向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延迟的方向变更。
[0022] 另一方面,所谓“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的摇杆对驱动轴的连接相位的变更”是指,如上所述将驱动轴与摇杆的连接相位(相位关系)为α1:γ1、α2:γ2,在维持驱动轴的相位的状态下将一方的连接相位、例如α1:γ1变更为α1:γ1’(≠γ1),或者在维持摇杆的相位的状态下将一方的连接相位、例如α1:γ1变更为α1’(≠α1):γ1。伴随着在维持驱动轴的相位的状态下变更一方的连接相位,另一方的连接相位变更为α2:γ2’(≠γ2)。另外,伴随着在维持摇杆的相位的状态下变更一方的连接相位,另一方的连接相位变更为α2’(≠α2):γ2。并且,伴随着该变更,可调整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定时。此外,就这些变更而言,具体来讲例如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
[0023] 使驱动轴处于静止状态,通过解除利用运动转换机构的驱动轴和各摇杆的连接而使各摇杆可以摆动,在此基础上使摇杆摆动而变更各摇杆的相位,从而变更驱动轴和各摇杆的连接相位。这时,在各摇杆的上述通孔位于经纱线上或经纱线附近的状态下,若使摇杆摆动而使各摇杆的相位往前,即,使摇杆向织机运转时的摆动方向摆动,则驱动轴和各摇杆的连接相位向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定时提前的方向变更。另外,若使各摇杆的相位延迟,即,使摇杆向上述方向的反方向摆动,则连接相位向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定时延迟的方向变更。
[0024] 另外,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带齿旋转部件设置成可以变更对上述驱动轴的相位,从而将上述旋转传递机构设置成上述旋转轴对上述驱动轴的连接相位可以变更。
[0025] 再有,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上述旋转部件设置成可以变更对上述驱动轴的相位,从而将上述运动转换机构设置成上述摇杆对上述驱动轴的连接相位可以变更。
[0026]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0027] 包含在旋转传递机构中的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和用于使包含在运动转换机构中的摇杆摆动的旋转部件相互独立地固定在上述驱动轴上。并且,边经纱和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定时的调整作业在将驱动轴维持在静止状态下分别进行。因此,在进行定时调整作业时,可以避免通过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调整而使旋转部件旋转,因此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定时发生变化;同时还可以避免通过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定时调整而使第一带齿旋转部件旋转,因此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发生变化。因此,边经纱和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各定时调整能与织机的高速运转相对应,能高精度地调整到最佳定时且很容易进行调整。
[0028] 另外,驱动轴为了与织物宽度的变更相对应而做成在织物宽度方向延伸的长尺寸部件,因而惯性矩不得不加大。驱动轴只设置一根并在行星织边装置和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中共用,并且,与现有技术不同而以织机的主轴的1/2转速比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转速格外低。因此,驱动轴在织机起动时的加速以及在织造过程中变更织机转速而加速或减速时,与如现有技术的高速旋转的情况比较,由于转速降低,较缓慢地加速以及加速或减速,因而可抑制驱动轴的扭转。因此,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及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定时可以以织机的主轴旋转角度为基准,维持在最佳的定时,从而实现稳定的织机运转。
[0029] 另外,织机起动时,织机马达或驱动轴用的专用马达需要大大超过稳定运转时的输出的输出容量,伴随着织机运转的高速化,马达不得不大型化。但是,由于驱动轴以织机的主轴的1/2转速比旋转,与现有技术相比旋转速度特别低,因而尺寸长且惯性矩大的驱动轴减轻了织机起动时的负荷。因此,使驱动轴以织机的主轴的1/2转速比旋转成为抑制伴随着织机运转的高速化引起的马达的大型化的方法之一。
[0030] 另外,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若将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对驱动轴的相位设置成可以变更,就能有效地实行伴随着织物宽度的变更的作业。详细地说,伴随着织物宽度的变更,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在驱动轴的轴线方向变更位置并固定在驱动轴上。伴随着织物宽度的变更,除了投纬长度的变更外织机转速变更等,织造条件被变更,因此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最佳定时发生变化而需要调整。这样,若将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对驱动轴的相位设置成可以变更,就能相对驱动轴,同时进行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在轴线方向的位置调整和通过连接相位的变更进行的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调整,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另外,第一带齿旋转部件由于无需在两种调整作业的过程中固定在驱动轴上或解除固定,而是在两种调整作业结束时才固定在驱动轴上,因而就从这点看也提高了作业效率。
[0031] 再有,在优选实施方式中,若将旋转部件对驱动轴的相位设置成可以变更,就能有效地实行伴随着织物宽度的变更的作业。详细地说,伴随着织物宽度的变更,旋转部件在驱动轴的轴线方向变更位置并固定在驱动轴上。伴随着织物宽度的变更,除了投纬长度的变更外织机转速变更等,织造条件变更,因此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最佳定时发生变化而需要调整。这样,若将旋转部件对驱动轴的相位设置成可以变更,就能相对驱动轴同时进行旋转部件在轴线方向的位置调整和通过相位变更进行的捕纬边经线的开口运动的定时调整,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另外,旋转部件由于无需在两种调整作业的过程中固定在驱动轴上或解除固定,而是在进行两种调整作业时才固定在驱动轴上,因而就从这点看也提高了作业效率。附图说明
[0032]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行星织边装置110、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正视图。
[0033] 图2表示行星织边装置110、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俯视图。
[0034] 图3表示行星织边装置110、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俯视图,行星织边装置110去除了一部分进行表示。
[0035] 图4表示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第一摇杆41、42的俯视图。
[0036] 图5表示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第二摇杆43、44的俯视图。
[0037] 图6是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正视图,表示在各摇杆跨越了经纱线WL的状态下,捕纬边经线C为最大开口的状态。
[0038] 图7表示驱动轴6从图6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的状态。
[0039] 图8表示驱动轴6从图7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的状态。
[0040] 图9表示驱动轴6从图8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的状态。图中:
[0041] 1-第一轴,2-第二轴,3-机架,3a、3b-通孔,4-横梁,5-轨道,6-驱动轴,7、35、40-含油轴承,8-固定部件,9-驱动定时带轮,10-支撑体,11-壳体,12-轴承箱,12a-中心齿轮,13、21、22、29、31-球轴承,14-旋转轴,15-从动定时带轮,16-定时带,17-中继齿轮,
18-行星齿轮,19-中继齿轮轴,20-行星齿轮轴,23-供纱线轴,24、47、48-导纱器,25-纬纱切断装置,26-假捻锭子装置,27-偏心套筒,28-固定部件,28a-槽,30-摆动臂,30a-槽,
32-第一摇杆架,33-第二摇杆架,34、37、49-销,36-第一摇杆板,38-第二摇杆板,39-连接连杆,41、42-第一摇杆,41c、42c、43c、44c-捕纬边经线,43、44-第二摇杆,45-定距部件,
46-衬垫,50-筘,61~64、69、71、72-螺栓,66、67-键,68-螺母,70-止动螺钉,100-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10-行星织边装置,120-旋转线轴装置,130-旋转传递机构,140-运动转换机构,C-捕纬边经线,CF-织口,T-织物,O1、O2-轴心,O3-连接点,W-经纱列,WL-经纱线,Y-纬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流体喷射式织机是喷射式织机或空气喷射式织机,在织机的两侧,即投纬侧和投纬相反一侧分别配置有行星织边装置110。在投纬相反一侧还与行星织边装置110邻接地配置有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
[0043] 图1表示从织机的中央向织物的宽度方在投纬相反一侧见到的行星织边装置110、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正视图,表示的是,除了行星织边装置110、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外,还有筘50,切断被捕纬边经线C把持的纬纱Y的纬纱切断装置25以及假捻捕纬边经线C的假捻锭子装置26。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与经纱列W邻接地设置在外侧,设置在比织物T的织口CF靠送出侧。图2表示图1所描绘的装置的俯视图。图3表示图1所描绘的装置的俯视图,行星织边装置110去除了一部分进行表示。图3中,为了表示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重合而看不见的部件,在销34和第二轴2之间,将上下方向的长度位置转换为经纱方向的长度位置并予以描绘等,图3相对于图1其长度尺寸不一定匹配。
图4是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第一摇杆41、42的俯视图。图5是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
100的第二摇杆43、44的俯视图。图6是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正视图,摇杆41、42、
43、44的摆动位置与图1相同。
[0044] 如图1所示,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支撑第一摇杆41、42的第一轴1和支撑第二摇杆43、44的第二轴2支撑在行星织边装置110的机架3上。下面,对设置在织机的投纬相反一侧的行星织边装置110进行说明。
[0045] 在未图示的左右侧机架之间架设有横梁4,在该横梁4的上面用未图示的螺栓固定轨道5。在轨道5的上面载置机架3并用未图示的螺栓固定在轨道5上,行星织边装置110借助于轨道5支撑在横梁4上并能与织物宽度的变更相对应地调整织物宽度方向的位置。另外,在比轨道5靠送出侧,与轨道5平行地设有沿织物宽度方向延伸的驱动轴6。机架3设有让驱动轴6穿过的通孔3b,在通孔3b中压入了含油轴承7。驱动轴6利用含油轴承7可旋转地支撑在机架3上,并且利用设置在侧机架的一方的未图示的旋转传递装置,以织机的主轴的1/2的转速比,即织机的主轴的旋转速度的1/2的旋转速度旋转。
[0046] 在驱动轴6上嵌合有固定部件8。在固定部件8设有从与驱动轴6嵌合的孔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贯通而到达外周面并沿驱动轴6的轴线方向延伸的一条缝隙,并且隔着该缝隙设有螺栓通孔和内螺纹。固定部件8通过螺栓61的紧固力而缩小缝隙的间隔从而缩小孔的直径,固定部件8通过所谓分割紧固而在驱动轴6的轴线方向位置和相位能连续地进行位置调整并固定在驱动轴6上。在固定部件8的突缘上用螺栓62固定有驱动定时带轮9。由此,由固定部件8和驱动定时带轮9形成第一带齿传递部件,固定部件8的上述缝隙通过利用螺栓61的紧固力缩小间隔,从而将第一带齿传递部件固定在驱动轴6上。
[0047] 作为固定支撑体10的旋转轴14的安装基准孔,机架3在比通孔3b靠上方且卷绕一侧,具有与通孔3b轴线彼此平行的通孔3a,在通孔3a中嵌合轴承箱12的突缘的外周面。轴承箱12除了具有上述突缘外,还具有主体部外周面、中心齿轮12a及贯通轴线方向的内周面,它们与突缘的外周面同轴地设置。详细地说,在上述主体部外周面上嵌合有壳体11,该壳体11用螺栓63固定在上述突缘的经纱列侧面上。中心齿轮12a设置在轴承箱12的经纱列侧端部。在轴承箱12的上述内周面上,沿着轴线方向嵌合有两个球轴承13的外圈,在该球轴承13的内圈中嵌合有旋转轴14。由此,旋转轴14与中心齿轮12a通过球轴承13相互同轴地设置。另外,轴承箱12通过用未图示的螺栓固定在机架3上,从而中心齿轮12a通过壳体11固定在机架3上,并且旋转轴14通过球轴承13可旋转地支撑在机架3上。
[0048] 旋转轴14隔着两个球轴承13,在经纱列侧端部用螺栓64、键66固定支撑体10,而将从动定时带轮15作为固定在旋转轴14上的第二带齿传递部件用螺栓65、键67固定在经纱列相反一侧端部。从动定时带轮15的齿数与驱动定时带轮9的齿数相同。在驱动定时带轮9和从动定时带轮15之间,架设定时带16,在定时带16的松弛一侧用弹簧加力使未图示的张紧器与其抵接。由此,由构成第一带齿传递部件的固定部件8和驱动定时带轮9,构成第二带齿传递部件的从动定时带轮15、定时带16和未图示的张紧器构成旋转传递机构130,并将驱动轴6的旋转传递给旋转轴14。
[0049] 支撑体10通过固定在旋转轴14上,并借助于驱动定时带轮9、从动定时带轮15、定时带16,被驱动轴6驱动而以织机的主轴的1/2转速比旋转。在支撑体10的经纱列相反的侧面上,以支撑体10的轴心为对称点点对称地竖立设置两根中继齿轮轴19,通过中继齿轮轴19和与中继齿轮轴19嵌合的球轴承21,将两个中继齿轮17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体10上。各中继齿轮17与中心齿轮12a相互啮合。另外,在支撑体10上,以支撑体10的轴心为对称点点对称地设有让行星齿轮轴20穿过的两个通孔,在各通孔中嵌合有球轴承22的外圈。在该球轴承22的内圈上嵌合有行星齿轮轴20。各行星齿轮轴20用螺母68将行星齿轮18固定在经纱列相反一侧端部,并将旋转线轴装置120安装在经纱列侧端部。各旋转线轴装置120具有供纱线轴23和导纱器24。行星齿轮18的齿数形成为中心齿轮12a的齿数的1/2,并与中继齿轮17相互啮合。
[0050] 驱动轴6若在例如图1中向左方旋转1/2圈,则支撑体10通过驱动定时带轮9、从动定时带轮15、定时带16向左方旋转1/2圈。伴随着支撑体10旋转1/2圈,行星齿轮18通过与中心齿轮12a啮合的中继齿轮17而向右方旋转1圈。即,行星齿轮18在向右方只旋转一圈的自转期间,绕中心齿轮12a向左方仅公转1/2圈。因此,固定在行星齿轮18上的旋转线轴装置120的导纱器24在织机每旋转一圈中,以支撑体10的轴心为中心向一个方向旋转1/2圈,并且以支撑在支撑体10上的行星齿轮轴20为中心向另一个方向旋转一圈。由此,导纱器24与未图示的综丝进行的经纱开口运动联动,使从各供纱线轴23引出的一对边经纱进行开口运动,从而与纬纱一起在织物端形成捻合边。
[0051] 其次,对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进行说明。在驱动轴6上,在比驱动定时带轮9靠经纱列侧,嵌合有内周面的轴心和外周面的轴心相互不同的偏心套筒27,在该偏心套筒27的套管上形成一条以上的分割紧固用的缝隙,该缝隙从与驱动轴6嵌合的孔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贯通而到达套管的外周面并沿驱动轴6的轴线方向延伸。在套管的外周面上嵌合有固定部件28。固定部件28具有一条从与套管嵌合的孔的内周面向半径方向贯通而到达外周面并沿驱动轴6的轴线方向延伸的缝隙,固定部件28隔着上述缝隙具有螺栓通孔和内螺纹
[0052] 通过紧固螺栓69,固定部件28的缝隙的间隔缩小而使孔的直径也缩小。通过缩小固定部件28的孔的直径,从而缩小偏心套筒27的套管的缝隙的间隔,缩小套管的孔的直径。由此,偏心套筒27和固定部件28作为后述的运动转换机构140的旋转部件便以在驱动轴6的轴线方向和相位上能无级调整的方式固定在驱动轴6上。设有在经纱方向延伸的摆动臂30,在摆动臂30的送出侧端设置让偏心套筒27穿过的通孔。设有球轴承29,使球轴承29的内圈与偏心套筒27的外周面嵌合,使球轴承29的外圈与摆动臂30的上述通孔嵌合。
[0053] 在机架3的织口侧,用止动螺钉固定隔着经纱线WL相对并且相互平行地沿着织物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轴1和第二轴2。在第一轴1和第二轴2的外周面上相互离开地分别嵌合有两个球轴承31。在配置于经纱线WL的下方的第一轴1上,通过两个球轴承31可摆动地支撑有以第一轴1的轴心为中心分支并具有三个端部的第一摇杆架32。另外,在配置于经纱线WL的上方的第二轴2上,通过球轴承31可摆动地支撑有以第二轴2的轴心为中心分支并具有两个端部的第二摇杆架33。
[0054] 第一摇杆架32在三个端部中位于下方的第一端部竖立设置有销34。在摆动臂30的另一端设有销34的通孔,在该通孔中压入了含油轴承35。由此,摆动臂30和第一摇杆架32分别作为连杆通过销34相互连接。
[0055] 如图4所示,第一摇杆架32在位于中间的第二端部,用螺栓固定L字形的第一摇杆板36。并且,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摇杆架32在位于上方的第三端部形成有内螺纹,在该内螺纹中旋入而竖立设置销37。
[0056] 第二摇杆架33如图1和图3所示,在位于下方的第一端部与第一摇杆架32的第三端部同样竖立设置销37。并且,如图5所示,第二摇杆架33在位于上方的第二端部用螺栓71固定L字形的第二摇杆板38。在第一轴1和第二轴2之间,设有在两端具有销37穿过的通孔的连接连杆39,并在销37的通孔中压入有含油轴承40。
[0057] 由此,第一摇杆架32和第二摇杆架33分别被第一轴1、第二轴2可摆动地支撑,并且第一摇杆架32的上述第三端部和第二摇杆架33的上述第一端部通过连接连杆39和两个销37相互连接。
[0058] 如图4所示,在第一摇杆板36上,在厚度方向配置有在第一轴1的轴线方向相互离开的向卷绕侧呈平板状延伸的两根第一摇杆41、42,并用螺栓72共同紧固而固定。第一摇杆41、42的各前端部向第一摇杆41、42排列的外侧相互向相反的方向弯曲。与第一摇杆板36同样地,如图5所示,在第二摇杆板38上在第二轴2的轴线方向相互离开地固定有向卷绕侧呈平板状延伸的两根第二摇杆43、44。与第一摇杆41、42同样地,第二摇杆43、44的各前端部向第二摇杆43、44排列的外侧相互向相反的方向弯曲。
[0059] 第一摇杆41、42和第二摇杆43、44如图2和图3所示,分别配置在第一轴1的轴线方向和第二轴2的轴线方向,以使第一摇杆的前端部和第二摇杆的前端部在织物宽度方向交替配置。详细地说,第一摇杆41、42和第二摇杆43、44在第一摇杆41、42的前端部间配置第二摇杆43的前端部,而在第二摇杆43、44的前端部间配置第一摇杆42。
[0060] 另外,如图4所示,两根第一摇杆41、42在中间部分之间设有定距部件45,并用螺栓72相互连接。同样,如图5所示,两根第二摇杆43、44在中间部分之间设有定距部件45,并用螺栓72相互连接。由此,两根第一摇杆41、42在前端部之间形成伴随着摇杆的摆动的第二摇杆43的前端部的进出空间。同样,两根第二摇杆43、44在前端部之间形成伴随着摇杆的摆动的第一摇杆42的前端部的进出空间。
[0061] 在两根第一摇杆41、42的共同紧固以及两根第二摇杆43、44的共同紧固中,在第一摇杆41与第一摇杆板36之间以及在第二摇杆43与第二摇杆板38之间设有衬垫46,使摇杆间隔在摇杆板安装部与前端部一致。
[0062] 在各摇杆41、42、43、44的前端部分别设有让捕纬边经线C穿过的通孔,在通孔中粘接有具有引导孔的导纱器47。各捕纬边经线C从未图示的供纱装置引出,经具有四个以上的引导槽并固定在机架3上的导纱器48后穿过各导纱器47。
[0063] 若驱动轴6以织机的主轴的1/2转速比旋转,作为旋转部件的偏心套筒27旋转,则偏心套筒27的外周面的轴心,即球轴承29的轴心O2绕驱动轴6的轴心O1移动,摆动臂30成为曲柄连杆,上述一端与球轴承29一起绕驱动轴6的轴心O1移动。可摆动地支撑在第一轴1上的第一摇杆架32由于上述第一端部与摆动臂30的上述另一端连接,因而伴随着摆动臂30的上述一端绕轴心O1的移动而摆动。
[0064] 如图6所示,连接连杆39和第一摇杆架32的连接位置以及连接连杆39和第二摇杆架33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轴1和第二轴2之间,并且隔着连接第一轴1和第二轴2的线而相互位于相反的位置,因而可摆动地支撑在第二轴2上的第二摇杆架33伴随着第一摇杆架32的摆动,而在与第一摇杆架32的摆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摆动,并且与第一摇杆架32仅摆动大致相同的角度。由此,通过第一摇杆架32和第一摇杆板36而支撑在第一轴1上的第一摇杆41、42以及通过第二摇杆架33和第二摇杆板38而支撑在第二轴2上的第二摇杆43、44相互向相反的方向仅摆动大致相同的角度。
[0065] 因此,驱动轴6的旋转运动通过构成旋转部件的偏心套筒27和固定部件28、球轴承29、摆动臂30、销34、第一摇杆架32、第二摇杆架33、连接连杆39、两个销37、第一轴1、第二轴2、第一摇杆板36和第二摇杆板38,而转换成第一摇杆41、42和第二摇杆43、44的相互相反方向的摆动运动。因此,构成旋转部件的偏心套筒27和固定部件28、球轴承29、摆动臂30、销34、第一摇杆架32、第二摇杆架33、连接连杆39、两个销37、第一轴1、第二轴2、第一摇杆板36和第二摇杆板38构成运动转换机构140,并将驱动轴6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第一摇杆41、42和第二摇杆43、44的相互相反方向的摆动运动。
[0066] 图6表示将连接第一摇杆架32和摆动臂30的销34的轴心作为连接点O3,球轴承29的轴心O2位于驱动轴6的轴心O1和连接点O3之间,并且轴心O1、轴心O2和连接点O3基本上位于一条直线上的状态,表示连接点O3位于图中的最右侧,即最靠卷绕侧的状态。
第一摇杆41、42越过经纱线WL而导纱器47处于上死点位置,并且,第二摇杆43、44越过经纱线WL而导纱器47处于下死点位置。若驱动轴6向一个方向旋转,例如在图6中向箭头方向旋转即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各摇杆41、42、43、44从该状态摆动。由此,若将穿过第一摇杆41、42的各导纱器47的捕纬边经线C分别设为41C、42C,将穿过第二摇杆43、44的各导纱器47的捕纬边经线C分别设为43C、44C,则捕纬边经线41C、42C、43C、44C朝向经纱线WL分别向箭头方向移动。
[0067] 图7表示驱动轴6与偏心套筒27一起从图6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且球轴承29的轴心O2绕驱动轴6的轴心O1向逆时针方向移动了90°的状态。偏心套筒27的外周面的轴心,即球轴承29的轴心O2位于通过驱动轴6的轴心O1并与连接驱动轴6的轴心O1和连接点O3的直线正交的线上,且位于上方。
[0068] 就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而言,将该状态,即球轴承29的轴心O2位于通过驱动轴6的轴心O1并与连接驱动轴6的轴心O1和连接点O3的直线正交的线上,且位于上方,并且摇杆41、42、43、44的各导纱器47位于经纱线WL上的状态作为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对驱动轴6的基准安装相位,并在标准安装中使其与综丝形成的经纱的开口运动的闭口一致。
[0069] 详细地说,如图3所示,固定部件28在经纱列相反一侧的端面上竖立设置销49,该销49插入到在偏心套筒27的经纱列一侧的面上开口的销孔中。该销孔设置在连接偏心套筒27的内周面的轴心、即驱动轴6的轴心O1和偏心套筒27的外周面的轴心、即球轴承29的轴心O2的线的延长线上。由此,固定部件28和偏心套筒27不能相对旋转。固定部件28除了竖立设置销49之外,还在外周面上设有与销49同相位并在轴线方向延伸的槽28a。另外,在摆动臂30的上述一端的经纱列一侧的端面上设有槽30a。如图7所示,就槽
30a而言,在轴心O2位于连接轴心O1和连接点O3的直线上方的状态下,第一摇杆41、42、第二摇杆43、44的各导纱器47位于经纱线WL上,在该状态下在驱动轴6的圆周方向位置,将槽30a和槽28a设置成相互一致。
[0070] 通过使槽30a和槽28a相互偏移,使偏心套筒27和固定部件28对驱动轴6的安装相位相对于基准安装相位设置相位差,从而相对综丝进行的经纱开口的闭口定时,调整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闭口定时,调整相对织机主轴的旋转角的开口运动的定时。例如,在图7中驱动轴6向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场合,若松开螺栓69使偏心套筒27相对驱动轴6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然后将其固定以使槽28a相对槽30a位于右侧,则开口运动的定时相对织机主轴的旋转角延迟,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闭口定时延迟。相反,若将偏心套筒
27固定成使槽28a相对槽30a位于左侧,则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闭口定时提前。
[0071] 在图7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第二摇杆43的前端部进出于第一摇杆41、42的前端部之间,第一摇杆42的前端部进出于第二摇杆43、44的前端部之间,第一摇杆41、42的前端部和第二摇杆43、44的前端部在织物宽度方向交替配置。第一摇杆41、42、第二摇杆43、44分别向箭头方向移动,开始由捕纬边经线41C、43C、42C、44C进行的经纱Y的弯曲,并对穿行结束后的纬纱Y赋予张力。
[0072] 图8表示驱动轴6从图7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且球轴承29的轴心O2进一步绕驱动轴6的轴心O1向逆时针方向移动了90°的状态。表示球轴承29的轴心O2位于连接连接点O3和驱动轴6的轴心O1的线的延长线上,且连接点O3位于最左侧,即最靠送出一侧的位置的状态。第一摇杆41、42的导纱器47位于下死点位置,并且,第二摇杆43、44的导纱器47位于上死点位置,各摇杆41、42、43、44未越过经纱线WL。各捕纬边经线
41C、42C、43C、44C从该状态朝向经纱线WL分别向箭头方向移动。
[0073] 图9表示驱动轴6从图8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90°,且球轴承29的轴心O2进一步绕驱动轴6的轴心O1向逆时针方向移动了90°的状态。与图7的状态同样,第一摇杆41、42的前端部和第二摇杆43、44的前端部在织物宽度方向交替配置,摇杆41、42、43、44的各导纱器47位于经纱线WL上。第一摇杆41、42、第二摇杆43、44分别向箭头方向移动,与图7同样,开始由捕纬边经线41C、43C、42C、44C进行的经纱Y的弯曲,并对穿行结束后的纬纱Y赋予张力。
[0074] 与织物宽度的变更相对应,行星织边装置110和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的织物宽度方向位置按照如下所述调整。织机以自动或手动停止,使综丝位于经纱线WL上。松开螺栓61和螺栓69,通过固定部件8和固定部件28使相互分别独立且固定在驱动轴6上的驱动定时带轮9和偏心套筒27成为相对于驱动轴6可在轴线方向移动和变更相位的状态。通过松开或卸下未图示的螺栓,在变更了机架3对轨道5的固定位置后,再用未图示的螺栓将机架3固定在轨道5上,从而在织物宽度方向变更机架3对横梁4的固定位置。
[0075] 伴随着机架3的固定位置在织物宽度方向的变更,支撑在机架3上的第一轴1和第二轴2在织物宽度方向上移动。伴随着第一轴1和第二轴2在织物宽度方向上的移动,支撑在第一轴1和第二轴2上的摇杆41、42、43、44通过摇杆架32、33和摇杆板36、38在织物宽度方向上移动。另外,伴随着第一轴1在织物宽度方向上的移动,与摇杆架32连接的摆动臂30在织物宽度方向上移动。由于摆动臂30的移动,通过球轴承29与摆动臂30配合的偏心套筒27和与偏心套筒27的套管嵌合的固定部件28在织物宽度方向上移动。伴随着机架3的固定位置在织物宽度方向的变更,在定时带16架设在两个定时带轮9、15之间的状态下,可以变更驱动定时带轮9在织物宽度方向的位置。
[0076] 通过在相对驱动轴6调整织物宽度方向的位置之后调整驱动定时带轮9和偏心套筒27相对驱动轴6的相位,从而变更旋转轴14对驱动轴6的连接相位以及摇杆41、42、43、44对驱动轴6的连接相位,在行星织边装置110和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中,分别调整边经纱和捕纬边经线C的开口运动的定时。
[0077] 驱动轴6在图1中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场合,在架设定时带16的状态下,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通过使驱动定时带轮9相对驱动轴6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延迟,反之,通过使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提前。例如,在使开口运动的定时相对织机主轴的旋转角仅延迟2°的场合,使驱动定时带轮9向顺时针方向旋转1°。另外,在仅提前2°的场合,使驱动定时带轮9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
[0078] 在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中,捕纬边经线C的开口运动的定时借助于用销49与偏心套筒27配合且不能相对旋转的固定部件28旋转偏心套筒27来进行调整。驱动轴6在图1中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场合,与行星织边装置110的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同样,通过使偏心套筒27相对驱动轴6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延迟,反之,通过使其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而提前。作为例子,在使开口运动的定时相对织机主轴的旋转角仅延迟2°的场合,使偏心套筒27向顺时针方向旋转1°,在仅提前2°的场合,使偏心套筒27向逆时针方向旋转1°。这时,观察固定部件28的槽28a相对于摆动臂30的槽30a偏移的情况,在确认偏心套筒27对驱动轴6的旋转角、即相位的同时进行调整。如图6的越过了经纱线WL的状态的摇杆41、42、43、44的最大摆动位置,以及图8的未越过经纱线WL的状态的摇杆41、42、43、44的最大摆动位置所示,第一摇杆41、42和第二摇杆43、44的摆动角分别约为
18°。由于与该摇杆41、42、43、44的摆动角相对应的驱动轴6的旋转角为180°,因而,第一摇杆41、42和第二摇杆43、44由于偏心套筒27旋转1°而处于仅摆动约0.1°的状态。
[0079] 在行星织边装置110中,通过在对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的调整结束后紧固螺栓61,从而驱动定时带轮9固定在驱动轴6上,行星织边装置110确定了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另外,在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中,通过在对捕纬边经线C的开口运动的定时的调整结束后紧固螺栓69,从而偏心套筒27固定在驱动轴6上,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确定了捕纬边经线C的开口运动的定时。
[008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轴1和第二轴2虽隔着经纱线WL彼此相对,但相对于经纱线WL既可以都配置在一侧,例如都配置在经纱线WL的上方或经纱线WL的下方,也可以配置在经纱线WL上。第一轴1和第二轴2虽相互平行地设置,但也可以将第一轴1和第二轴2排成一列相互同轴地设置。另外,通过将第一轴1和第二轴2设置在行星织边装置110的机架3上,从而可以通过行星织边装置110的织物宽度方向位置的变更来变更织物宽度方向的位置,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可以省略伴随着织物宽度变更的作业的一部分。但是,通过将第一轴1用和第二轴2用的轴支撑部件安装在轨道5或横梁4上,可以不借助于行星织边装置110而将第一轴1和第二轴2支撑在横梁4上。
[0081]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轴1、第二轴2固定在机架3上,并通过轴承31可摆动地支撑摇杆架32、33,从而可摆动地支撑摇杆41、42、43、44。但是,第一轴1、第二轴2也可以固定在摇杆架32、33上,这时,可以在机架3与第一轴1之间以及在机架3与第二轴2之间分别经由轴承31而可摆动地支撑摇杆架32、33。
[0082] 在本实施方式中,行星织边装置110作为旋转传递机构130的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和第二带齿旋转部件使用相同齿数的驱动定时带轮9和从动定时带轮15,在两个定时带轮9、15之间架设定时带16。但是,作为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和第二带齿旋转部件,也可以使用相同齿数的两个齿轮。这时,最好在两个齿轮间配置空转齿轮,在维持驱动轴6和旋转轴14的轴间距离的状态下,可使用小直径的齿轮作为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和第二带齿旋转部件。
[0083] 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定时带轮9和固定部件8构成第一带齿旋转部件,并通过分割紧固而固定在驱动轴6上,通过变更驱动定时带轮9对驱动轴6的相位,便可以调整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但是,也可以通过从动定时带轮15通过分割紧固而固定在旋转轴14上,可变更地设置旋转轴14对从动定时带轮15的相位,从而可以调整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这时,在解除从动定时带轮15对旋转轴14的固定,并且在将定时带16架设在定时带轮9、15之间并使驱动轴6静止的状态下,使旋转轴14仅旋转所需的角度。这样,就可以变更旋转轴14对驱动轴6的连接相位,在行星织边装置110中调整边经纱的开口运动的定时。另外,也可以操作未图示的张紧器使定时带16松弛并将其拆下,在使驱动轴6静止的状态下,使旋转轴14与从动定时带轮15一起仅旋转所需的角度,再将定时带16架设在驱动定时带轮9和从动定时带轮15上。同样地可以变更旋转轴14对驱动轴6的连接相位。
[008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中,作为运动转换机构140的固定在驱动轴6上的旋转部件设有偏心套筒27,偏心套筒27的嵌合在驱动轴6上的内周面的轴心和通过球轴承29嵌合在摆动臂30的一端的通孔30b中的外周面的轴心互不相同。偏心套筒27通过将摆动臂30的另一端借助于销34连接在第一摇杆架32上,从而作为将驱动轴6的一个方向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第一摇杆架32的摆动运动的曲柄发挥作用。这样,利用具有曲柄功能的运动转换机构140,驱动轴6的一个方向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第一摇杆41、42和第二摇杆43、44的相互向相反方向的摆动运动。但是,作为运动转换机构也可以使用凸轮、凸轮杆机构。这时,作为固定在驱动轴6上的旋转部件使用凸轮,通过将凸轮滚珠设置在第一摇杆架32的一端,使凸轮滚珠与凸轮槽滑动接触,或者以弹簧对第一摇杆架32加力而使凸轮滚珠与凸轮面抵接,从而使第一摇杆架32摆动。
[0085]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捕纬边经线开口装置100中,在运动转换机构140上作为固定在驱动轴6上的旋转部件设有偏心套筒27。但是,在运动转换机构140中,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即:作为固定在驱动轴6上的旋转部件设置定时带轮、齿轮等第三带齿旋转部件,并且设置与驱动轴6平行的支轴,利用该支轴支撑第四带齿旋转部件,且支撑偏心套筒27或凸轮。第四带齿旋转部件通过第三带齿旋转部件旋转。偏心套筒27或凸轮固定在支轴或第四带齿旋转部件上。第四带齿旋转部件在使用偏心套筒27的场合,具有与第三带齿旋转部件相同的齿数,在使用凸轮的场合,所具有的齿数为在第三带齿旋转部件的齿数乘上凸轮的峰数。
[0086] 如上所述,作为固定在驱动轴6上的旋转部件设置第三带齿旋转部件的场合,捕纬边经线C的开口运动的定时的调整除了通过变更作为旋转部件的第三带齿旋转部件对驱动轴6的相位,从而变更摇杆41、42、43、44对驱动轴6的相位的方法之外,还可以使用通过将偏心套筒27或凸轮分割紧固在第四带齿旋转部件的突起部或支轴上等,从而可以变更偏心套筒27或凸轮对第四带齿旋转部件的相位以变更上述连接相位的方法。另外,还可以使用通过拆卸架设在两个带齿旋转部件上的定时带或链条,可以摆动摇杆41、42、43、44以变更上述连接相位的方法。
[0087] 在本实施方式中,偏心套筒27通过球轴承29而插入摆动臂30一端的偏心套筒通孔中,通过滚动轴承与摆动臂30一端配合。但是,偏心套筒27也可以与摆动臂30的偏心套筒通孔嵌合,并直接与摆动臂30一端配合。另外,也可以通过将含油轴承等滑动轴承压入到偏心套筒的通孔中,从而通过滑动轴承与摆动臂30一端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