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体验
专利管家(专利管理)
工作空间(专利管理)
风险监控(情报监控)
数据分析(专利分析)
侵权分析(诉讼无效)
联系我们
交流群
官方交流:
QQ群: 891211   
微信请扫码    >>>
现在联系顾问~
热词
    • 3. 发明专利
    • 建構在船承載結構內之水密隔熱槽及製造用於此槽之隔絕浮船箱之方法
    • 建构在船承载结构内之水密隔热槽及制造用于此槽之隔绝浮船箱之方法
    • TW495471B
    • 2002-07-21
    • TW089117882
    • 2000-09-01
    • 蓋茲運輸科技公司
    • 傑可斯 戴爾曼斯
    • B63B
    • B63B3/68B63B25/16F17C3/025F17C13/001F17C2203/0333F17C2203/0354F17C2203/0358F17C2203/0624F17C2209/221F17C2209/228F17C2221/033F17C2223/0161F17C2223/033F17C2260/012F17C2260/033F17C2270/0107Y10S220/901
    • 本發明係一具有水密及熱隔絕功之槽,該槽係被建入於一船隻之支承結構之內,該槽包括二按順序佈置之水密屏障,其一為主要屏障,與容納於該槽之中之產品相接觸,另一為次要屏障,係配置於該主要屏障與支承結構之間,至少一熱隔絕屏障被提供於該支承結構與該第二水密屏障及/或於該二水密屏障之間,每一熱隔絕屏障由數個浮船箱(102)組成,這些浮船箱大致呈平行六面體,每一浮船箱具有一底部鑲板(105)及一頂部鑲板(106),這二鑲板均由層片板製成,其特微在於每一浮船箱之鑲板由數個隔片(103)來隔開,這些隔片由薄層片板所組成,且這些隔片與該二鑲板呈垂直,每一浮船箱至少部分地填有數塊泡沫膠體(104),每一隔片之高度之大部分與這泡沫膠體相黏合,以使該等隔片可在負荷下不致彎曲。
    • 本发明系一具有水密及热隔绝功之槽,该槽系被建入于一船只之支承结构之内,该槽包括二按顺序布置之水密屏障,其一为主要屏障,与容纳于该槽之中之产品相接触,另一为次要屏障,系配置于该主要屏障与支承结构之间,至少一热隔绝屏障被提供于该支承结构与该第二水密屏障及/或于该二水密屏障之间,每一热隔绝屏障由数个浮船箱(102)组成,这些浮船箱大致呈平行六面体,每一浮船箱具有一底部镶板(105)及一顶部镶板(106),这二镶板均由层片板制成,其特微在于每一浮船箱之镶板由数个隔片(103)来隔开,这些隔片由薄层片板所组成,且这些隔片与该二镶板呈垂直,每一浮船箱至少部分地填有数块泡沫胶体(104),每一隔片之高度之大部分与这泡沫胶体相黏合,以使该等隔片可在负荷下不致弯曲。
    • 5. 发明专利
    • 建造在船體承載結構內之具有簡化角結構之水密絕熱艙
    • 建造在船体承载结构内之具有简化角结构之水密绝热舱
    • TW276232B
    • 1996-05-21
    • TW083106493
    • 1994-07-16
    • 氣體運輸公司
    • 珍.皮瑞
    • B63B
    • F17C3/025B63B25/16F17C13/004F17C2201/052F17C2203/0358F17C2205/0184F17C2209/221F17C2221/033F17C2223/0161F17C2223/033F17C2260/033F17C2270/0107Y10S220/901Y10S220/902
    • 一種建造在船體承載結構(1a)內之水密絕熱艙,包括二連續水密隔堵,其一為與艙內所含物相接觸之主要隔堵(35),另一為位在主要隔堵與船體承載結構之間之次要隔堵(19),該二水密隔堵係與二絕熱隔堵之交錯狀;主要與次要隔堵元件在橫向艙壁(1b)碰到雙層船體內側(1a)之區域內之轉角連接係製成連接環形式,在該種轉角連接,一方面該二主要水密隔堵,而另一方面該二次要水密隔堵,係在其一側彼此固定,並固定至沿一焊道之相同帶(40),該二桿道大致平行於該帶所指向之中平面上,在該環上之所有點,以使其實質上穿過可轉送至所討論連接彎角之相交脊(1c),該帶(40)係固定於承載結構接近相交脊(1c)之區域內。
    • 一种建造在船体承载结构(1a)内之水密绝热舱,包括二连续水密隔堵,其一为与舱内所含物相接触之主要隔堵(35),另一为位在主要隔堵与船体承载结构之间之次要隔堵(19),该二水密隔堵系与二绝热隔堵之交错状;主要与次要隔堵组件在横向舱壁(1b)碰到双层船体内侧(1a)之区域内之转角连接系制成连接环形式,在该种转角连接,一方面该二主要水密隔堵,而另一方面该二次要水密隔堵,系在其一侧彼此固定,并固定至沿一焊道之相同带(40),该二杆道大致平行于该带所指向之中平面上,在该环上之所有点,以使其实质上穿过可转送至所讨论连接弯角之相交嵴(1c),该带(40)系固定于承载结构接近相交嵴(1c)之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