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子空间距离的跨用户警觉度监测方法](/CN/2024/1/203/images/202411018976.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基于子空间距离的跨用户警觉度监测方法
- 申请号:CN202411018976.1 申请日:2024-07-29
- 公开(公告)号:CN1188857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 发明人: 万波 , 黄嘉阳 , 熊帮 , 李昕泰 , 李奉奇 , 杨鹏飞 , 刘锦辉 , 赵辉 , 罗楠 , 王笛 , 王义峰 , 刘刚 , 王泉 , 潘蓉 , 李少峰 , 钟昊迪 , 韩磊
- 申请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申请人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2号
- 专利权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太白南路2号
- 代理机构: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 代理人: 程晓霞
- 主分类号: G06F18/213
- IPC分类号: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10 ; G06N3/0464 ; G06F18/27 ; G06N3/096 ; G06N3/08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子空间距离的跨用户警觉度监测方法,解决了跨用户警觉度监测中的模态数据单一、相关性不足以及误差波动大的问题,实现方案: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构建跨用户警觉度监测模型;模型训练;用户警觉度监测。本发明使用源域与目标域特征,计算子空间距离、碱基错配惩罚与均方根误差作为模型总损失,最小化总损失训练模型,使用模型监测用户得到警觉度值。本发明通过使用多模态数据融合以及基于子空间距离的迁移学习算法,提高了跨用户警觉度监测过程中的精度与稳定性,降低警觉度监测误差,用于人机交互、交通驾驶、航空飞行等领域中对用户进行实时警觉度连续监测。
IPC结构图谱:
G | 物理 |
--G06 | 计算;推算;计数 |
----G06F | 电数字数据处理 |
------G06F18/00 | 模式识别 |
--------G06F18/10 | .预处理;数据清理 |
----------G06F18/21 | ..识别系统或技术的设计或设置;特征空间中的特征提取;盲源分离 |
------------G06F18/213 | ...特征提取,例如通过变换特征空间;概括;映射,例如空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