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通海系统的挠性接管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CN/2024/1/182/images/202410913366.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船舶通海系统的挠性接管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申请号:CN202410913366.1 申请日:2024-07-09
- 公开(公告)号:CN1187978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 发明人: 曹光明 , 张克龙 , 王苇 , 吕伟剑 , 吴牧云 , 汪功庆 , 柳勇 , 何涛 , 杨小虎 , 郑召利 , 宋苹 , 马灿
- 申请人: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申请人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19号
- 专利权人: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当前专利权人: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19号
- 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钟丽平
- 主分类号: G06F30/15
- IPC分类号: G06F30/15 ; G06F30/23 ; G06F119/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通海系统的挠性接管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船体外壳的静力学模型;基于船体外壳的静力学模型,对船体外壳在不同吃水深度下的变形进行仿真,得到挠性接管的不同期望位移补偿量;基于挠性接管的不同期望位移补偿量,确定挠性接管的最优位移补偿指标。本发明既能有效避免挠性接管位移补偿指标过大,造成浪费及承压风险,又能避免挠性接管位移补偿指标过小,引起运行过程中的轴向或径向超差问题,造成断裂风险,从而能够保障船舶通海系统的安全运行。
IPC结构图谱:
G06F30/15 | 车辆、飞行器或船只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