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隧箱涵一体化隧道、通航结构及施工方法](/CN/2024/1/179/images/202410896199.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湖隧箱涵一体化隧道、通航结构及施工方法
- 申请号:CN202410896199.4 申请日:2024-07-05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 发明人: 邓玮琳 , 姚坚 , 高忭 , 刘方明 , 旷翀 , 贺腾飞 , 陈超 , 李帅 , 郭幪
- 申请人: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170号
- 专利权人: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170号
- 代理机构: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刘峰
- 主分类号: E02D29/077
- IPC分类号: E02D29/077 ; E01F5/00 ; E02D29/16 ; E02D31/02 ; E02D5/46 ; E02D19/18 ; E02D5/04 ; E02D5/3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湖隧箱涵一体化隧道、通航结构,包括水下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水下隧道结构在靠近与岸边路面连接的敞口段的下方设有通航箱涵结构;通航箱涵结构的内腔用于连通水下隧道结构两侧的水域;通航箱涵结构的顶板向岸边路面方向延伸,作为岸边路面与水域的分隔板,并形成位于水域中的栈道板;通航箱涵结构的结构侧壁与岸边路面的护岸固定连接。施工时,先施工不均匀沉降措施、放坡支护、通航箱涵结构及水下隧道结构下沉部分的支护;再施作通航箱涵结构及水下隧道结构;最后施作通航箱涵结构的侧壁及驳岸结构,并施作高压旋喷桩作为止水措施。本发明利用水下隧道的下部空间,构建箱涵结构以实现隧道下方两侧水域的通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