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隧后井的盾构到达施工方法](/CN/2023/1/245/images/202311225128.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一种先隧后井的盾构到达施工方法
- 申请号:CN202311225128.3 申请日:2023-09-21
- 公开(公告)号:CN11730718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 发明人: 董维奇 , 李君立 , 陈志权 , 邵云 , 刘天生 , 赖俊厚 , 李学科 , 袁光贤 , 李果炜 , 李家伟 , 何金惠 , 陈圣学 , 龙得海 , 郭子杰
- 申请人: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迎宾大道95号交通局大楼13楼1308室
- 专利权人: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迎宾大道95号交通局大楼13楼1308室
- 代理机构: 广州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梁媛
- 主分类号: E21D9/06
- IPC分类号: E21D9/06 ; E21D9/00 ; E21D11/10 ; E21D11/08
摘要:
一种先隧后井的盾构到达施工方法,步骤为:按照工作面划分,包括接收端工作面及其余工作面,接收端工作面的围护结构腰梁、支撑梁暂不施工,其余工作面进行土方开挖,以及施工腰梁、支撑梁直至封底;在接收端覆土顶部浇筑一层至少100mm厚的素混凝土;在盾构机各配件拆解吊装出井后,再进行接收端工作面围护结构施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及车站顶回填土方。该方法可以在盾构工作井没有施工完成的情况下,实现盾构机的安全接收,在没有成型的工作井内完成盾构机的拆解吊装作业,等盾构机拆解吊装完毕后,再施工剩余的主体结构,对于整个施工的工期、费用、安全效益显著。
IPC结构图谱:
E | 固定建筑物 |
--E21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
----E21D | 竖井;隧道;平硐;地下室 |
------E21D9/00 | 衬砌或不衬砌的隧道或平硐;其掘进的方法或设备;隧道、平硐的设计布置 |
--------E21D9/06 | .通过使用掘进护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