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多馈入配电系统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设备及介质](/CN/2023/1/296/images/202311483845.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新能源多馈入配电系统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设备及介质
- 申请号:CN202311483845.6 申请日:2023-11-09
- 公开(公告)号:CN1172774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 发明人: 孙修锋 , 辛焕海 , 汤波 , 赵永光 , 高晖胜 , 袁辉 , 王宇轩 , 马骏超 , 王晨旭 , 彭琰 , 刘佳宁 , 熊鸿韬
- 申请人: 上海电力大学 , 浙江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申请人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1851号
- 专利权人: 上海电力大学,浙江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当前专利权人: 上海电力大学,浙江大学,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城环路1851号
- 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宣慧兰
- 主分类号: H02J3/38
- IPC分类号: H02J3/38 ; H02J3/12 ; G06F17/16 ; G06F17/11 ; G06F30/20 ; G06F113/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多馈入配电系统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网络参数与各设备容量计算新能源多馈入配电系统的节点导纳矩阵和设备容量矩阵;基于节点导纳矩阵和设备容量矩阵计算系统拓展导纳矩阵;基于拓展导纳矩阵计算广义短路比;计算各个节点的权重系数;构造等效同构多馈入系统,并确定代表等效同构多馈入系统稳定性的最弱单馈入配电系统的临界短路比,作为新能源多馈入配电系统的临界广义短路比;比较广义短路比与临界广义短路比的值的大小,评估系统稳定性及稳定裕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量化评估新能源多馈入配电系统的稳定性等优点。
IPC结构图谱:
H | 电学 |
--H02 | 发电、变电或配电 |
----H02J | 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 |
------H02J3/00 | 交流干线或交流配电网络的电路装置 |
--------H02J3/38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发电机、变换器或变压器对1个网络并联馈电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