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混联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CN/2023/1/32/images/202310162827.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一种交直流混联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 申请号:CN202310162827.1 申请日:2023-02-24
- 公开(公告)号:CN11670701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 发明人: 于琳琳 , 朱劭璇 , 张丽华 , 霍启迪 , 司瑞华 , 申家锴 , 贾鹏 , 王青 , 李甜甜 , 唐晓骏 , 程昱明 , 谢岩
-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嵩山南路87号院办公区C楼1-10层;
- 专利权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嵩山南路87号院办公区C楼1-10层;
- 代理机构: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贾银秋
- 主分类号: H02J3/46
- IPC分类号: H02J3/46 ; H02J3/48 ; H02J3/26 ; H02J5/00 ; H02J3/28 ; H02J3/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混联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评估的方法及系统,确定系统有功发电和负荷平衡时的第一约束条件;基于第一约束条件,建立考虑常规机组出力比例、电网功率扰动率以及电网负荷频率因子的第一新能源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建立考虑第一新能源承载能力、电网总负荷为PL的第一新能源极限渗透率公式;确定考虑新能源储能、直流功率支援条件下系统有功发电和负荷平衡时的第二约束条件;建立考虑直流功率支援的有功容量PDCr的第二新能源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基于第二新能源承载能力、第一新能源极限渗透率公式,建立第二新能源极限渗透率公式;基于第二新能源极限渗透率对交直流混联电网新能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
IPC结构图谱:
H | 电学 |
--H02 | 发电、变电或配电 |
----H02J | 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 |
------H02J3/00 | 交流干线或交流配电网络的电路装置 |
--------H02J3/38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发电机、变换器或变压器对1个网络并联馈电的装置 |
----------H02J3/46 | ..发电机、变换器或变压器之间输出分配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