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墙一体化施工方法](/CN/2022/1/255/images/202211275280.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一种桩墙一体化施工方法
- 申请号:CN202211275280.8 申请日: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CN1158976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 发明人: 郑志豪 , 汪小东 , 秦长金 , 吴柏良 , 丁浩 , 刘长奇 , 钱超鸿 , 高顺 , 孔令宇 , 王洪明 , 胡继宗 , 彭先福
- 申请人: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 申请人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车城大道220号研发楼2楼215号;
- 专利权人: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 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车城大道220号研发楼2楼215号;
- 代理机构: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韦明
- 主分类号: E02D17/04
- IPC分类号: E02D17/04 ; E02D5/28 ; E02D15/04 ; E02D29/02 ; E02D31/02 ; E02D5/7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墙一体化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按现场环境制定施工方案,根据施工图纸,放线确定钢管桩成孔坐标,并结合放线后的点位现场踏勘,明确桩位是否与现状管线有冲突;人工成孔:采用混凝土钻孔取芯机进行成孔,成孔孔径为钢管桩桩径;机械压桩:采用小型挖机压桩;灌注水泥砂浆:压桩完成后,向钢管内灌浆;基坑开挖、挂网喷锚;新建挡土墙。本发明通过对钢管桩和混凝土墙进行结合,整道工序通过微型钢管桩加上水泥注浆、挂网喷锚,在起到止水效果的同时,起到了边坡支护的效果,可在结构上满足边坡稳定性要求,可克服现场难以施工的情况。另外,相较于传统支护方式,采用微型钢管桩支护不涉及征拆成本,经济成本低。
IPC结构图谱:
E | 固定建筑物 |
--E02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
----E02D | 基础;挖方;填方;地下或水下结构物 |
------E02D17/00 | 挖方;挖方边缘的修砌;填方 |
--------E02D17/02 | .基础坑 |
----------E02D17/04 | ..基础坑边缘的修砌或加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