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态二进制翻译的跨CPU桌面终端虚拟化方法](/CN/2023/1/0/images/202310001335.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一种基于动态二进制翻译的跨CPU桌面终端虚拟化方法
- 申请号:CN202310001335.4 申请日:2023-01-03
- 公开(公告)号:CN11568653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 发明人: 许元斌 , 庄莉 , 刘永清 , 梁懿 , 陈又咏 , 焦艳斌 , 董世丹傑 , 董晓祺 , 程明 , 程凯 , 张富林 , 龚钢军 , 杨超 , 雷振江 , 李桐
- 申请人: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北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内C座4层; ; ;
- 专利权人: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当前专利权人: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亿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技城北区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内C座4层; ; ;
- 代理机构: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轩青涛
- 主分类号: G06F8/41
- IPC分类号: G06F8/41 ; G06F8/52
摘要:
本发明涉及指令编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二进制翻译的跨CPU桌面终端虚拟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x86二进制程序翻译为中间表示;按照操作节点生成软件模型;当前建模的操作节点进行记录,并对操作节点赋予节点值;从当前建模的软件模型和一致化处理后的历史模型数据中提取建模要素,获得第三要素对集合;将排序后的第一个第三要素对集合的建模要素对中与第一建模要素成对的标准建模要素作为当前建模的下一个操作节点所要生成的建模要素,将建立完毕的软件模型转化为arm平台特定模型,然后生成arm二进制程序;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x86二进制程序编译产生的代码膨胀的问题。
公开/授权文献:
- CN115686534A 一种基于动态二级制翻译的跨CPU桌面终端虚拟化方法 公开/授权日:20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