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极限短路比的测试方法及系统](/CN/2021/1/149/images/202110748554.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极限短路比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 申请号:CN202110748554.X 申请日:2021-07-02
- 公开(公告)号:CN11556166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 发明人: 马俊华 , 刘纯 , 李光辉 , 何国庆 , 高彩云 , 魏春霞 , 刘可可 , 潘海宁 , 高丽萍 , 张兴 , 孙艳霞 , 余芳芳 , 张悦 , 段钰琦 , 甄妮
-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5号
- 专利权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5号
- 代理机构: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徐国文
- 主分类号: G01R31/52
- IPC分类号: G01R31/5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极限短路比的测试方法及系统,包括:在控制在环电磁暂态仿真平台中,通过增加有功功率或施加无功扰动使新能源发电单元的运行能力变差,不再具有稳定性,并计算新能源发电单元运行不再具有稳定性时有功扰动和无功扰动下的极限短路比;以所述有功扰动下的极限短路比和无功扰动下的极限短路比中的最大值,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最终的极限短路比;本发明提出的极限短路比的测试方法,能够充分反映新能源发电单元的控制作用,明确体现短路比与系统稳定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短路比指标能够真正应用于评估实际电网系统对新能源接入容量的接纳极限,为新能源发电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效消纳提供技术支撑。
公开/授权文献:
- CN115561668A 一种新能源发电单元极限短路比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公开/授权日:2023-01-03
IPC结构图谱:
G01R31/52 | 测试短路、泄漏电流或接地故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