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基增强系统电离层格网模型可用性增强方法](/CN/2021/1/214/images/202111073301.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星基增强系统电离层格网模型可用性增强方法
- 申请号:CN202111073301.3 申请日: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CN11396204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 发明人: 曹月玲 , 田秋凝 , 刘利 , 胡小工 , 周善石 , 郭睿 , 刘宇宸 , 唐成盼 , 李晓杰 , 杨宇飞 , 辛洁 , 刘帅 , 蒲俊宇
-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中国人民解放军32021部队 , 中国人民解放军61081部队
- 申请人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80号; ;
- 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人民解放军32021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61081部队
- 当前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人民解放军32021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61081部队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80号; ;
- 代理机构: 上海智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李镝的
- 主分类号: G06F30/18
- IPC分类号: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6/29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基增强系统电离层格网模型可用性增强方法,包括:格网点周围划分四个象限,若某象限内穿刺点数量大于第一阈值,为有效象限,否则为无效象限。若格网点周围有效象限个数大于第二阈值,确定待解算格网点不是服务区域边界格网点,否则为服务区域边界格网点;若所述待解算格网点不是服务区域边界格网点,则采用格网点周围第一范围内的穿刺点,利用倒距离加权模型计算格网点电离层延迟;以及若所述待解算格网点是服务区域边界格网点,则采用格网点周围第二范围内的穿刺点,其中若格网点周围有效象限个数少于第二阈值,设置格网点为不可用,否则利用第二范围内的穿刺点电离层延迟和北斗系统电离层模型联合计算格网点电离层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