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震动-应力双场监测的冲击危险性动态量化预警方法](/CN/2020/1/141/images/202010706098.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基于震动-应力双场监测的冲击危险性动态量化预警方法
- 申请号:CN202010706098.8 申请日: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CN113958366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 发明人: 代连朋 , 潘一山 , 王爱文 , 肖永惠 , 李忠华 , 李国臻 , 施天威
- 申请人: 辽宁大学 , 东北大学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申请人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
- 专利权人: 辽宁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 辽宁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
- 代理机构: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梁焱
- 主分类号: E21F17/18
- IPC分类号: E21F17/18 ; E21F17/00 ; G06Q50/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矿山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震动‑应力双场监测的冲击危险性动态量化预警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待预警巷道围岩中煤体的岩石力学参数;步骤2:获取支护应力,计算待预警巷道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采动峰值应力并根据巷道断面形状对其优化;步骤3:获取采动峰值应力;步骤4:计算最大容许扰动应力及对应的煤体质点震动峰值速度;步骤5:计算微震单值预警能量初值,寻找最危险微震诱冲能量,从而计算微震单值预警能量标准值;步骤6:计算历史微震事件对待预警巷道的冲击危险动态指数;步骤7:根据冲击危险动态指数,确定历史微震事件对待预警巷道的冲击危险等级。本发明能够提高巷道冲击危险性动态量化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公开/授权文献:
- CN113958366A 基于震动-应力双场监测的冲击危险性动态量化预警方法 公开/授权日:2022-01-21
IPC结构图谱:
E | 固定建筑物 |
--E21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
----E21F | 矿井或隧道中或其自身的安全装置,运输、充填、救护、通风或排水 |
------E21F17/00 | 在其他地方没有涉及到的用于矿井或隧道的方法或装置 |
--------E21F17/18 | .信号装置或警报装置的特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