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苯并五元杂环的双极性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CN/2021/1/223/images/202111117948.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基于苯并五元杂环的双极性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 申请号:CN202111117948.1 申请日: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CN11386117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 发明人: 孟鸿 , 张鑫康 , 王胧佩 , 邹东文 , 贺耀武 , 闫朝一
- 申请人: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申请人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丽水路2199号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当前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丽水路2199号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代理机构: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刘芙蓉
- 主分类号: C07D405/14
- IPC分类号: C07D405/14 ; C07D413/14 ; C07D417/14 ; C07D409/14 ; C07F5/02 ; C07D421/14 ; C07D495/04 ; C07D517/04 ; C09K11/06 ; H10K85/60 ; H10K50/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基于苯并五元杂环的双极性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双极性荧光材料具有以下所示结构:#imgabs0#或#imgabs1#其中,X、Y独立地选自氧、硫、硒、碲或氮烷基;R1‑R4独立地选自氢、氘或烷基链;EG1‑EG4为电性基团,所述EG1‑EG4中至少两个分别选自荧光基团和与所述荧光基团极性平衡的辅助基团,在此之外独立地选自氢、氘或烷基链。本发明通过辅助极性基团的引入可以有效的改善材料本身的单极性特性,平衡电荷注入。另外,在基本不影响发光区域结构的前提下扭曲材料结构,减弱材料堆叠作用,降低荧光体聚集淬灭效应,提高器件稳定性和适配掺杂浓度,有利于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的调控和良品率提升。
公开/授权文献:
- CN113861172A 基于苯并五元杂环的双极性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公开/授权日:2021-12-31
IPC结构图谱:
C | 化学;冶金 |
--C07 | 有机化学 |
----C07D | 杂环化合物 |
------C07D405/00 | 杂环化合物,含有1个或多个以氧原子作为仅有的杂环原子的环,且含有1个或多个以氮原子作为仅有的杂环原子的环 |
--------C07D405/14 | .含3个或更多个杂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