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光谱的录井气体分析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CN/2020/1/286/images/202011430619.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基于红外光谱的录井气体分析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 申请号:CN202011430619.8 申请日:2020-12-07
- 公开(公告)号:CN11372079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 发明人: 王东生 , 陈志伟 , 宋明会 , 孙海钢 , 闫飞 , 董飞 , 梁宝安 , 孙海波 , 孟祥文 , 赵元 , 张五才 , 李东军 , 刘晓静 , 凌风春 , 田士伟 , 郑丽君 , 余多光
-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
- 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
- 代理机构: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乔冠男
- 主分类号: G01N21/3504
- IPC分类号: G01N21/3504 ; G01N21/01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录井气体分析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光谱气体分析领域。该系统包括:第一可移动反射镜,用于将沿第一入射光路传播的红外光反射至第二入射光路;短光程气室,用于接收从第一入射光路入射的红外光,使红外光沿第一射出光路射出;长光程气室,用于接收从第二入射光路入射的红外光,使红外光沿第二射出光路射出;第二可移动反射镜,用于将沿第二射出光路传播的红外光反射至第三射出光路;计算机设备,用于控制电机移动第一可移动反射镜和第二可移动反射镜。该系统检测气体浓度范围覆盖了10ppm‑1000000ppm,满足行业规范中对气体组分检测范围的要求。
公开/授权文献:
- CN113720796A 基于红外光谱的录井气体分析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授权日:2021-11-30
IPC结构图谱:
G | 物理 |
--G01 | 测量;测试 |
----G01N | 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 |
------G01N21/00 | 利用光学手段,即利用红外光、可见光或紫外光来测试或分析材料 |
--------G01N21/01 | .便于进行光学测试的装置或仪器 |
----------G01N21/21 | ..影响偏振的性质 |
------------G01N21/31 | ...测试材料在特定元素或分子的特征波长下的相对效应,例如原子吸收光谱术 |
--------------G01N21/35 | ....利用红外光 |
----------------G01N21/3504 | .....用于气体分析,例如复合气体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