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和热交联技术的气体吸收微囊及其制法和应用](/CN/2021/1/185/images/202110929006.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基于微流控和热交联技术的气体吸收微囊及其制法和应用
- 申请号:CN202110929006.7 申请日: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CN11361730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 发明人: 黄德春 , 赵坤锋 , 李启航 , 钱红亮 , 陈维
- 申请人: 中国药科大学
- 申请人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639号
- 专利权人: 中国药科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 中国药科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639号
- 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柏尚春
- 主分类号: B01J13/02
- IPC分类号: B01J13/02 ; B01J13/14 ; B01L3/00 ; B01D53/18 ; B01D53/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和热交联技术的气体吸收微囊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微囊为核壳结构,核层为胆碱盐和配位剂组合而成的气体吸收剂,壳层为透气性材料,微粒的单分散性好,粒径形态均一稳定;所述微囊的制法简单,将透气材料与低共熔溶剂通过微流控技术制备出w/o/w(水/油/水)的核壳结构微囊,通过热交联使透气壳材固化,制备包载了低共熔溶剂的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微胶囊;所述微囊的吸收系统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加,同时气体吸收剂即低共熔溶剂被包封固化成囊后,克服了自身具有的粘度大导致吸收速率低的缺点,同时实现了吸收速率和吸收量的大幅增加,应用于二氧化碳的吸收,为低共熔溶剂捕集二氧化碳的工业化提供方向。
公开/授权文献:
- CN113617304B 基于微流控和热交联技术的气体吸收微囊及其制法和应用 公开/授权日:2023-03-17
IPC结构图谱:
B | 作业;运输 |
--B01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
----B01J | 化学或物理方法,例如,催化作用、胶体化学;其有关设备 |
------B01J13/00 | 胶体化学,例如,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胶体物料或其溶液的制备;微胶囊或微球的制造 |
--------B01J13/02 | .微胶囊或微球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