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掺杂微孔、中孔和大孔共存等级孔孔隙结构纳米碳球的制备方法](/CN/2021/1/103/images/202110517385.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一种磷掺杂微孔、中孔和大孔共存等级孔孔隙结构纳米碳球的制备方法
- 申请号:CN202110517385.9 申请日: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CN113415798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 发明人: 王鹏 , 易钰富 , 文阳平 , 廖圣良 , 司红燕 , 罗海 , 贺璐 , 杨宇玲 , 张骥 , 王宗德 , 陈尚钘 , 范国荣
- 申请人: 江西农业大学
- 申请人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 专利权人: 江西农业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 江西农业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志敏大道1101号
- 代理机构: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刘文彬
- 主分类号: C01B32/15
- IPC分类号: C01B32/15 ; B82Y30/00 ; B82Y4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掺杂微孔、中孔和大孔共存等级孔孔隙结构纳米碳球的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制备领域。通过一定质量的木聚糖为碳源,引入一定质量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软模板和一定容积的硫酸为促碳化剂,在一定温度下水热反应一定时间得到前置物,使用乙醇和水离心清洗,干燥后的前置物和磷酸按一定比例活化,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的管式炉中煅烧制备微孔、中孔和大孔共存等级孔隙结构纳米碳球。该制备方法制得的碳球均匀分散、可获得等级孔隙结构和纳米尺度,同时具有成本低廉,工序少、操作简易等优点,且制备的碳球可用于催化剂载体制备高性能催化剂、电极材料工业化生产及吸附领域等。
公开/授权文献:
- CN113415798A 一种磷掺杂微孔、中孔和大孔共存等级孔孔隙结构纳米碳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授权日:20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