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岩屑清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CN/2020/1/35/images/202010177889.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水平井岩屑清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申请号:CN202010177889.6 申请日: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51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 发明人: 李万军 , 刘国军 , 孔祥吉 , 周海秋 , 钱锋 , 景宁 , 项营 , 叶禹 , 杨永利 , 韩飞 , 刘纪童 , 周拓 , 叶东庆 , 顾亦新 , 李嘉莹 , 黄子超
- 申请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 ;
- 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 ;
- 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刘娜
- 主分类号: E21B27/00
- IPC分类号: E21B27/00 ; E21B21/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井岩屑清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水平井岩屑清除装置包括:筒体;中心管,中心管位于筒体内并与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隔腔,中心管的两端与筒体的内壁密封连接,以使隔腔与筒体的中心腔隔离,中心管上具有第一连通孔,以使中心腔仅通过第一连通孔与中心腔连通;喷嘴,喷嘴设置在隔腔内,筒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喷嘴的出口朝向第二连通孔设置,筒体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第三连通孔,第三连通孔、隔腔、第二连通孔形成循环流路;过滤结构,过滤结构设置在隔腔内,以使隔腔被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连通孔直接连通,第二腔体与第三连通孔直接连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大颗粒岩屑无法有效清除的问题。
公开/授权文献:
- CN113389513B 水平井岩屑清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授权日: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