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物联网节点评估方法](/CN/2021/1/38/images/202110194216.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一种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物联网节点评估方法
- 申请号:CN202110194216.6 申请日:2021-02-20
- 公开(公告)号:CN11286628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 发明人: 梁花 , 杨云 , 万凌云 , 韩世海 , 李洋 , 雷娟 , 张森 , 严华 , 李玮 , 徐鑫 , 向菲 , 张伟 , 景钰文 , 晏尧 , 於舰 , 侯兴哲 , 陈涛 , 高爽 , 张逸 , 宫林 , 朱珠 , 李松浓
- 申请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重庆市渝北区北部新区黄山大道中段80号办公综合楼;
- 专利权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重庆市渝北区北部新区黄山大道中段80号办公综合楼;
- 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贺春林
- 主分类号: H04L29/06
- IPC分类号: H04L29/06 ; G06K9/62 ; G06N7/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证据理论的物联网节点评估方法,物联网安全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网络节点的不同行为,定义7种置信因子F1,F2,F3,F4,F5,F6,F7;S2、根据各节点的置信度因子计算网络中各节点的原始直接置信度本发明与同类方法相比,在网络的动态适应性、鲁棒性和安全性方面,均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准确性以及可信度,且该方法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恶意节点,体现了节点置信度“难获取、易丢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