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缓冲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CN/2020/1/35/images/202010176176.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一种水下缓冲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 申请号:CN202010176176.8 申请日: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CN111252219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 发明人: 陈焕若
- 申请人: 南京涵铭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研路266号
- 专利权人: 南京涵铭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 南京涵铭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研路266号
- 代理机构: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张磊
- 主分类号: B63G8/00
- IPC分类号: B63G8/00 ; B63G8/08 ; B63G8/16 ; B63G8/22 ; B63G8/3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缓冲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该水下缓冲机器人,包括:基础组件、驱动升降组件和转向缓冲组件,其中基础组件包括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舱体两侧的侧板;驱动升降组件包括穿透侧板且设置在所述舱体两侧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舱体内部的蓄水仓;转向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舱体尾部的尾翼,与尾翼固定连接的转向连杆组件,以及与转向连杆组件转动连接的反向缓冲装置。本发明设计反向缓冲装置,在水下缓冲机器人遭遇鱼群、礁石,需要转向时,带有一个反向的缓冲效果,用以保证水下缓冲机器人转向过程中不会触碰礁石,驱散鱼群,且反向缓冲装置与尾翼为同一组电机带动,当转向幅度越大时,反向的缓冲效果也越强。
公开/授权文献:
- CN111252219A 一种水下缓冲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授权日:2020-06-09
IPC结构图谱:
B | 作业;运输 |
--B63 | 船舶或其他水上船只;与船有关的设备 |
----B63G | 舰艇上的攻击或防御装置;布雷;扫雷;潜艇;航空母舰 |
------B63G8/00 | 水下舰艇,例如潜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