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重力纳微气泡产生装置及反应系统](/CN/2019/1/32/images/201910163989.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一种超重力纳微气泡产生装置及反应系统
- 申请号:CN201910163989.0 申请日: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CN109701457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 发明人: 罗勇 , 王迪 , 初广文 , 刘亚朝 , 李志浩 , 蔡勇 , 邹海魁 , 孙宝昌 , 陈建峰
- 申请人: 北京化工大学
- 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 专利权人: 北京化工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 北京化工大学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 代理机构: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赵晓丹
- 主分类号: B01J8/10
- IPC分类号: B01J8/10 ; B01J8/00 ; B01J7/0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重力纳微气泡产生装置及反应系统,在该装置中液相为连续相,气相为分散相,气体由中空轴进入内部,经曝气微孔的剪切作用对气体进行一次剪切形成气泡,气泡随后在高速旋转的转轴作用下快速脱离转轴表面,并在转轴所形成的超重力环境强大的剪切力下进行二次剪切形成纳微气泡,具有快速、稳定、平均粒径小的优点,所形成的纳微气泡平均粒径处于800纳米‑50微米之间,并可通过调节旋转轴的转速对气泡平均粒径进行范围调控。该装置一方面克服了传统超重力装置中液相不连续,无法形成含纳微气泡液相的问题,另一方面克服了静态微孔介质表面纳微气泡聚并的问题。
公开/授权文献:
- CN109701457A 一种超重力纳微气泡产生装置及反应系统 公开/授权日:2019-05-03
IPC结构图谱:
B | 作业;运输 |
--B01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
----B01J | 化学或物理方法,例如,催化作用、胶体化学;其有关设备 |
------B01J8/00 | 在有流体和固体颗粒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般化学或物理的方法;这些方法所用的装置 |
--------B01J8/02 | .用静止颗粒,例如,在固定床内 |
----------B01J8/10 | ..被搅拌器或旋转鼓或旋转容器所带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