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协同优化模型](/CN/2018/1/114/images/201810571914.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协同优化模型
- 申请号:CN201810571914.1 申请日: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CN10864960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 发明人: 曹相阳 , 李雪亮 , 杨斌 , 吴健 , 赵龙 , 王艳 , 郑志杰 , 牟宏 , 汪湲 , 刘晓明 , 张杰 , 高晓楠 , 张家宁 , 刘冬 , 牟颖 , 丛淼 , 贾善杰 , 李勃 , 朱毅 , 高效海 , 魏鑫 , 魏佳
-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山东智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申请人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纬十路111号
- 专利权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智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智源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纬十路111号
- 代理机构: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邓东坡
- 主分类号: H02J3/38
- IPC分类号: H02J3/38 ; H02J3/24
摘要:
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协同优化模型,包括自动的协同优化单元、可控的协同优化单元以及再可控的协同优化单元总和的最小值;自动的协同优化包括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和负荷频率响应;可控的协同优化为自动发电控制机组二次动作;再可控的协同能力包括切负荷、弃风;所述协同优化模型函数公式为:本发明的协同优化模型,具有较好的经济型且更有助于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尤其是在不确定性度量手段(随机性、模糊性、粗糙性)与经济性间衔接的不确定性调度决策中会发挥尽可能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具有明显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IPC结构图谱:
H | 电学 |
--H02 | 发电、变电或配电 |
----H02J | 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 |
------H02J3/00 | 交流干线或交流配电网络的电路装置 |
--------H02J3/38 |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发电机、变换器或变压器对1个网络并联馈电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