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多栅极晶体管的工艺和产生的结构](/CN/2017/1/170/images/201710853045.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用于制造多栅极晶体管的工艺和产生的结构
- 申请号:CN201710853045.7 申请日:2017-09-20
- 公开(公告)号:CN108122983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 发明人: 刘书豪 , 王参群 , 陈亮吟 , 黄净惠 , 谭伦光 , 张惠政
- 申请人: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
- 专利权人: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
- 代理机构: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章社杲; 李伟
- 优先权: 62/428,447 20161130 US 15/441,063 20170223 US
- 主分类号: H01L29/78
- IPC分类号: H01L29/78 ; H01L21/336 ; H01L29/423
摘要:
在用于形成晶体管的后栅极金属栅极工艺中,在中间晶体管结构上方形成介电层,中间晶体管结构包括伪栅电极,通常由多晶硅形成。诸如图案化多晶硅、平坦化结构的顶层等的各个工艺可以去除介电层的顶部,当形成代替伪栅电极的金属栅极时,这可以导致减少了对栅极高度的控制,减少了对用于FinFET的鳍高度的控制等。增加介电层对来自这些工艺攻击的抵抗力,诸如在实施这种其他的工艺之前通过将硅等注入至介电层内,导致了顶面的较少的去除,并且因此提高了对产生的结构尺寸和性能的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用于制造多栅极晶体管的工艺和产生的结构。
公开/授权文献:
- CN108122983A 用于制造多栅极晶体管的工艺和产生的结构 公开/授权日:2018-06-05
IPC结构图谱:
H | 电学 |
--H01 | 基本电气元件 |
----H01L |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未包含的电固体器件 |
------H01L29/00 |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半导体器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例如PN结耗尽层或载流子集结层的电容器或电阻器;半导体本体或其电极的零部件 |
--------H01L29/02 | .按其半导体本体的特征区分的 |
----------H01L29/68 | ..只能通过对一个不通有待整流、放大或切换的电流的电极供给电流或施加电位方可进行控制的 |
------------H01L29/70 | ...双极器件 |
--------------H01L29/762 | ....电荷转移器件 |
----------------H01L29/78 | .....由绝缘栅产生场效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