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附球菌与曲霉属真菌共培养的方法及获得的化合物](/CN/2015/1/150/images/201510752010.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黑附球菌与曲霉属真菌共培养的方法及获得的化合物
- 申请号:CN201510752010.5 申请日: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CN10667602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 发明人: 尹文兵 , 李伟 , 吴凡 , 吴广畏
-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申请人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 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当前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 代理机构: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武玉琴; 刘国伟
- 主分类号: C12N1/20
- IPC分类号: C12N1/20 ; C12N1/14 ; C12P39/00 ; C12P7/24 ; C12P7/26 ; C12P17/06 ; C12P17/04 ; C07C47/575 ; C07C50/34 ; C07D311/92 ; C07D307/89 ; C12R1/66 ; C12R1/69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附球菌与曲霉属真菌共培养的方法。所述共培养方法可使曲霉菌产生在单独培养时产量极低和/或者单独培养时不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所述黑附球菌与所述曲霉属真菌分别接种于活化培养基进行菌种活化;b)将活化后的所述黑附球菌与所述曲霉属真菌接种到同一培养容器的固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或将活化后的所述黑附球菌与所述曲霉属真菌接种到同一培养容器的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c)当所述固体培养基中的曲霉属真菌孢子变成黄色时,收集所述曲霉属真菌及所述培养基获取产物。还涉及由该共培养方法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公开/授权文献:
- CN106676025A 黑附球菌与曲霉属真菌共培养的方法及获得的化合物 公开/授权日: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