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的纠偏方法](/CN/2013/1/0/images/201310001941.jpg)
基本信息:
- 专利标题: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的纠偏方法
- 申请号:CN201310001941.2 申请日:2013-01-05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1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 发明人: 林鸣 , 李一勇 , 翟世鸿 , 刘亚平 , 梁萌 , 刘金秋 , 彭瑞 , 刘德进 , 曲俐俐 , 冯海暴 , 宿发强 , 苏长玺 , 王强 , 马宗豪
- 申请人: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申请人地址: 天津市港保税区跃进路航运服务中心8号楼
- 专利权人: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权人地址: 天津市港保税区跃进路航运服务中心8号楼
- 代理机构: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韩国胜
- 主分类号: E02D29/073
- IPC分类号: E02D29/07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的纠偏方法,所述纠偏方法包括将千斤顶组安装在接合腔内的步骤;控制千斤顶组顶推待调整管节直至完成的步骤;将沉管两侧回填的步骤;卸载千斤顶组的顶推力的步骤;拆除千斤顶组的步骤。本发明采用上述步骤;千斤顶组安装在接合腔内,对沉管进行腔内精调纠偏,可减小沉管在水下的纠偏难度,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纠偏精度;可实现向接合腔内充气,使接合腔内的总压力基本等于待调整管节管外水压和管底与基床摩擦力的总和,从而使待调整管节处于动静临界状态;只需用较小尺寸的千斤顶组对沉管施加一个相对小的顶推力就可实现纠偏,有效减小了千斤顶组的尺寸,可与接合腔相对较小的空间相适应。
公开/授权文献:
- CN103912017A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的纠偏方法 公开/授权日:2014-07-09
IPC结构图谱:
E | 固定建筑物 |
--E02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
----E02D | 基础;挖方;填方;地下或水下结构物 |
------E02D29/00 | 地下或水下结构物;挡土墙 |
--------E02D29/045 | .地下结构物,例如,建于露天的或通过破坏定位线的地基表面的方法修建的隧道或廊道;它们的修建方法 |
----------E02D29/073 | ..由单独沉到或放到水底的构件装配成的隧道或模板,例如,在预制槽中 |